2016年03月15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何任朗 通讯员 陈寿欢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过去的一年,横县17个工作分队、635名“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员,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主要目标,致力于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扑下身子、拿出点子、干出样子,扎实推进“美丽横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基层党建再强化

  扶贫基础更扎实

  在横县那阳镇政华村,时常有一名第一书记在村头巷尾与群众嘘寒问暖、帮扶解困。他就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驻横县那阳镇政华村的第一书记陈海滨。

  一年多前,陈海滨来到这个党建基础比较薄弱的村子担任第一书记。他走家串户、了解村情,一个多月内就对村里的情况了然于胸。

  “以前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年龄偏大,缺乏新力量,凝聚力、向心力不强。”村支书邓家瑞说。

  陈海滨马上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和村委干部及党员群众代表等交流谈心,提出党员干部要以“贴近民心、体察民情”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围绕如何增强村委组织战斗力、亲和力和凝聚力组织培训学习。在他的努力下,村里风气焕然一新,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

  抓扶贫,先要抓党建。2015年,驻村工作队致力于培养着一支支党性纯、作风正、讲纪律的基层党员队伍,夯实了扶贫工作的基础。在党建工作中,驻村工作队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党建工作。目前,全县建立第一书记服务村民微信、QQ群8个,发送信息300多条,向村民宣传中央和自治区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村级“两委”班子和广大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1000多场次,参与人员2万多人次。期间,全县各级派驻工作队员共参与村“两委”会议850次,悬挂宣传标语1100多条,制作村屯宣传板报、橱窗235块,粉刷固定宣传标语810多条。今年以来,全县“第一书记”组织各类培训95次,培训党员1110人次。

  基础建设掀高潮

  架起干群连心桥

  “我们村的‘臭水沟’不再臭啦,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看着村里面貌的改变,横县镇龙乡那旭村六造屯的村民感触颇深。

  几年前,六造屯沟渠损坏、垃圾堵塞、污水横流,由于资金不足,环境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那旭村第一书记韦景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上级部门,争取到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资金60多万元。同时组织村民建设排水排污涵洞,开展村内道路硬化、墙角护理等净化美化工作。六造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横县新福镇党建示范点陈村,第一书记陈相君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努力,翻开了“生态乡村”建设的新篇章。村党支部利用村旁有陈村水库等优势,硬化水利三面光4公里,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350亩。同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基地(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经整合资源总投资200万元,建成陈村文体活动中心和党建宣传长栏、休闲广场,重新装修村经联社办公楼等。

  开拓创新谋产业

  群众增收笑开颜

  “美丽乡村”的背后,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如何让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富起来,驻村工作队员费尽了心思。

  新福镇彭岭村第一书记陈相君,发动群众种植百香果,远销广东等地;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派驻横县镇龙乡六昌村第一书记胡峥嵘引导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种植1500亩九节风,预计亩产值3000元,促进了当地农民多元增收……

  “陈书记从百香果培育、管理、销售都给予我们指导,他自己不明白的就帮我们联系专家,帮了我们大忙。”新福镇陈村种植大户陆桂宇说。

  驻村工作队履职尽责,主动组织协调农业局、林业局、扶贫等部门,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提升干部群众文化素质和种养能力。同时,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农村淘宝、“企业+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规模、质量和效益。

  2015年,横县各级共召开动员培训会320多场、培训4500多人次,组织专家到所驻村屯开展技术服务,推广农业科技,加强农民培训,帮助农民发展种植产业,成功发展百香果、牛大力、栀子等种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