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8日 来源:来宾日报 作者:记者 韦慧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3月24日,武宣二塘镇陇村“高产、高糖”基地现场。

  已种植完毕的350亩“双高”糖料蔗基地集中连片,紧紧裹着新蔗种的新鲜黄褐色泥巴,散发着泥土特有的芬芳。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双高”基地颇具气势,甜蜜的收获仿佛就在不远处招手。

  据了解,二塘镇2016年“双高”基地建设的任务是9030亩,目前已落实计划实施面积10300亩,新成立合作社8个,正在实施“双高”基地建设示范片区8个2500亩,已完成种植面积1500亩,备耕1000亩,清理尾叶桉320亩。

  参与“双高”基地建设的各级干部都深有体会,高标准打造“双高”基地不是易事。需要清理田地上原本种植的甘蔗、尾叶桉、果树等,实现小块并大块,并达到1.2米宽行种植标准,这些群众不太容易接受。

  在短时间内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怎样的智慧、胆识和付出

  “我们最重要的‘法宝’是充分利用了村级‘领头雁’的带动作用。”随行的镇长石灵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开门见山地分享了几个关于村支书的温暖小故事。

  在推进“双高”基地建设中,陇村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基地上原种植的尾叶桉太多,群众不愿意砍;二是村里大部分甘蔗是去年种下的高糖蔗,村民不愿意挖起来重新种。其中就包括村支书莫庆新家里的20多亩。然而,如果不按“双高”标准种植,技术含量不够,不仅不便于管理,更是达不到高产的效果。为了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莫庆新先把自家的蔗蔸挖起。妻子赌气不肯帮忙去地里种蔗,莫庆新一边做她的思想工作,一边一个人默默地到地里忙活。最后妻子思想通了,也带动群众思想的转变。

  陇村在清理地里的尾叶桉时,遇到的阻力也不小,镇、村干部腿跑细了、嘴磨破了,才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由于尾叶桉补偿费过后才到位,为了推进新庆合作社1300亩“双高”基地建设,莫庆新与村主任谭家有、副主任谭自英掏腰包垫付67亩共4.3万多元的尾叶桉补偿费。如今陇村已完成种植350亩,备耕200多亩。

  朗村在推进鸡岭“双高”基地2200亩片区工作时,牵涉到村支书方家望岳父的50亩尾叶桉。无论方家望怎么劝,岳父不为所动,并表示方家望再喊清理尾叶桉,就与其断绝翁婿关系。周围群众都在等着瞧“好戏”,方家望知道,搞掂不了岳父的50亩尾叶桉,其他群众的思想工作根本无从谈起。眼看着季节又快要过了,方家望心急如焚,只能多次上门软磨硬泡。方家望的执着最终感动了岳父,当其岳父带头清理尾叶桉时,“看戏”群众的思想也通了。如今朗村已完成种植210亩,备耕470亩。

  身材单薄的七星村支书武尚德已年近六旬,蔗种调运回来后,当了解到群众担心蔗种放在地里不安全,他二话不说,带着铺盖到地里蹲守了3天,把200多吨甘蔗一根不少地守住了。

  石耇村支书赵怀科在村里威望很高,从2月4日召开全镇现场推进会后,他配合镇工作队员不分昼夜,入户与群众交心,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仅利用3天时间便完成1200亩协议书的签订,2天时间完成初步设计,5天时间4辆机子同时机耕,从分地到户进行种植只用了35天时间,实现了反应快、推进快、完成快的“三快速度”。

  ……

  在推进“双高”基地建设中,这样温暖人心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建‘双高’基地本来就是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只是尽了本分而矣。”实诚的莫庆新道出了众支书的心声。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看‘领头雁’。”镇党委书记臧志宏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建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紧相连,与人民福祉紧紧相连。一直以来,二塘镇高度重视村级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村级“领头雁”的核心引领,也为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