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9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潘彩琳 杨小飞 杨世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俗话说:“山中易找千年树,世上难寻百岁人。”百岁老人不仅是健康长寿的代表,更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见证人。第一次见到109岁高龄的李佩珍时,她正微驼着背,坐在门口帮家里剥大蒜,一旁的小盆子已经堆满剥好的蒜米,78岁的儿子邱祖蔚怕她太累,急忙抢过她手里的活说:“阿妈,不做啦,休息一会儿。”

  出生于清末时期桂林全州的李佩珍,前半辈子几乎是一部苦难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成长,20多岁时嫁到英家上街,40多岁时,丈夫意外去世,她独自抚养4个儿子长大成人。“其实我母亲生有5个儿子,但是日本鬼子打来,我们全家去逃难到桂林的时候,老四被送人了。”二儿子邱祖蔚幼时与李佩珍一起经历过战争带来的波折,当老母亲说话已经有些逻辑混乱时,他将那段久远的记忆娓娓道来,像是把一幅暗灰色的画卷缓缓打开,画里是李佩珍的风雨人生。

  在邱祖蔚记忆中,母亲李佩珍眉头紧蹙,她的背上总是背着弟弟,一家人步行辗转于桂林、英家和昭平走马之间。旅途的疲惫让人有些心灰意冷,背上的孩子总是因为长时间的奔波哭闹不已,母亲于是把背带稍微往上抛,反手轻拍孩子的背,柔声地哼一些安抚的曲调。在桂林停留的好一段时日,父亲去做些小本生意糊口,母亲则帮人挑水、洗衣服补贴家用,一家人在动荡的年代里相依为命。

  1950年,当许多因为战乱背井离乡的人们陆续返乡开始新奔头时,43岁的李佩珍却要面对她人生中的又一段惨痛的打击——丈夫意外撒手人寰。带在身边的4个孩子,最大的才14岁,最小的不过1岁半。嗷嗷待哺的孩子和一无所有的家,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得李佩珍喘不过气来。听着邱祖蔚在一旁说起那段日子,李佩珍的目光飘到了门外,飘往门外长长的路,直到飘向了那看不见的空旷。也许那段日子太苦,她不愿去回想;也许时间过得太久,她快不记得了。

  一个女人独自带着4个孩子的艰辛可想而知,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了,李佩珍不需要再带着孩子们颠沛流离。大儿子、二儿子勤快懂事,两个人一把犁一把柴刀,努力顶替了父亲的位置——务农挣钱养家。李佩珍因丈夫离世而绝望的眼神里,终于有了光彩。背着孩子种菜、养猪、做家务,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她仍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压垮她,反而造就了她隐忍执着、贤惠豁达、善良谦和的性格。

  风雨过后迎来红火的艳阳,儿子们陆续成家后,李佩珍暗灰色的人生画卷才逐渐变得色彩明丽起来。她前半辈子的苦难,画上了句号。

  在儿子媳妇们的勤劳努力下,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李佩珍也逐渐清闲下来,在家含饴弄孙,孙子孙女们一个个在她手心里长大,又一个个飞远。现在,老人的儿子们都在家颐养天年,孙子、孙女、曾孙都已成家立业,分布在各个城市工作。李佩珍与二儿子邱祖蔚一家生活,五代同堂,日子过得滋润舒心,看电视成了她最大的乐趣。老人尤其爱看抗日剧,也许是那个时代在她的人生烙下了太深的印记,她常常“入戏太深”。“日本鬼子打来了,我们快跑吧!”李佩珍总是稀里糊涂地对家人说。“日本鬼子不会打到我们的,你放心。”二儿媳妇何东英像哄孩子一样宽慰她。老人喃喃地“哦”了一声,转头又看得津津有味。

  “阿妈,别洗了,我们有洗衣机,如果你不想用洗衣机洗,我们可以帮你手洗!”何东英抢过李佩珍手里的桶不让她洗衣服。“不要!”李佩珍孩子气地嘟囔了一句,又把桶抢了回来,有些生气地推开儿媳妇的手。何东英拗不过她,又不放心,无奈只好在一旁帮老人提水、倒水、晾晒,以防意外。老人一生勤劳,生活简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愿麻烦别人,直到现在还一直坚持要自己洗衣服,不让家人插手,于是家里常常上演这样的“矛盾”。

  越上年纪的李佩珍越像个孩子,而家人也像宠孩子一样宠着她。二儿子邱祖蔚开了个饭馆,李佩珍闲不住总是要求帮忙,于是邱祖蔚在门口放张小板凳,让她坐在那里剥蒜米、择青菜。往来的客人老太太不认识,她常常“愤愤不平”地说:“天天来我家吃饭,又不给钱!”客人听到了都善意地大笑。邱祖蔚连忙圆场道:“给给给,都是给你的啊!”

  空闲的时候,家人经常陪李佩珍打牌,为了逗她高兴故意连输几盘让着她;如果她的身体允许,就带她到各城市旅游;老人喜欢一大家子一起吃饭,家人会特意把饭煮得软一点、菜煮得清淡一些……老人的健康长寿、子孙的贴心孝顺,都让邻居羡慕不已,上了年纪的街坊都爱来李佩珍家串门,美其名曰“沾沾福气”。

  作为县里的老寿星,县政府按国家规定每年都发给她一定的补贴,每逢节假日,县里、乡里的领导也会上门慰问。老太太看到新闻里有长得像的人就指着电视乐呵呵地说:“这个领导我认识。”虽然老人说话已经有些吐字不清,但从她爽朗的笑容,还是能感受到她的满足和幸福。(潘彩琳 杨小飞 杨世有)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