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3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赵宾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00元;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一组反映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长二村的数据鲜明对比的背后,是自治区民政厅派驻干部几年来扎根瑶山、真情扶贫的感人事迹。2014年4月,陆志峰从队友手中接过扶贫“接力棒”,成为了长二村驻村“第一书记”。

  长二村是自治区民政厅驻金秀瑶族自治县定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村。全村3个自然屯238户910人,是一个瑶族村寨。当地曾有“嫁女不嫁长二郞”的说法,长二村民的“穷、懒、散”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如何带领村民脱贫是陆志峰刚来到长二村时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穷,就穷在观念,如果村民观念转变不过来,就不可能实现脱贫。”陆志峰进村入户走访群众,找到了“病根”。

  于是,他来到长二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村民“洗脑”。在村里组织种养技能培训,让村民学习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带领村屯骨干、致富带头人和有劳力的贫困户外出学习考察,经常灌输勤劳致富的思想,激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愿望。

  “产业,是农民实现脱贫的支撑和保障”。陆志峰说,两年来,他在长二村大力推广茶叶种植。

  “茶地分散、品种良莠不齐、经济效益差,2012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只有700亩、人均不足0.8亩。”陆志峰介绍,近年来通过重新规划长二村茶叶产业发展,协调县扶贫、财政、农业、科协等部门统筹推进,送政策、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扩种或改良了茶叶面积1700多亩。截至2015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2500多亩,人均2.7亩,茶农的茶叶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84%以上,“一村一品”已初具规模,为带领村民全面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贫困村产业,仅靠政府部门的帮扶力量是有限的,还要有社会力量的加入。”陆志峰深有感触。两年来,他东奔西走主动联系外地企业,引导他们来村里考察、洽谈产业合作项目,多渠道探索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新门路。

  2014年,陆志峰偶然得知有福建老板在金秀大樟乡种植食用菌,于是他想方设法取得联系。到了下半年,几经努力后成功引进了该老板的“金秀县瑶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长二、长滩两个自然屯种植生态食用菌100余亩,投资250多万元建成了生态食用菌种植加工基地。随后,他组织村民成立了生态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生态食用菌种植。目前,该公司还利用当地的生姜加工成干姜片、姜粉,与食用菌一起畅销南宁、柳州、桂林等地。

  2015年,陆志峰看到了长二村与附近金秀镇六段村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前景,于是他因势利导促成了两个村9户村民注册成立“金秀县瑶彩种养专业合作社”。2016年,陆志峰又帮助该合作社引进了全国劳模黄树新创建的梧州市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全区养猪示范基地--蒙山县金宇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双方达成了在金秀养殖“蒙土”品牌黑猪的合作意向。

  两年来,陆志峰还先后联系自治区烈士陵园、自治区福利彩票中心、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北社区等单位党支部,深入长二村开展扶贫助困、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合作社农户到南宁市、来宾市参加农产品展销活动,促进村民增收。

  随着长二村村级硬化水泥路的修通,目前,陆志峰又开始着手规划引导“金秀县城—长二村—六段村”民俗旅游线路上的农户筹办农家饮食服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据了解,自治区民政厅先后共投入资金420万元,帮助长二村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顺利完成了“十二五”整村脱贫的目标。现如今,走进长二村随处可见生机盎然的瑶山茶园,二三层的楼房比比皆是,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赵宾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