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03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农进欢 陆彩朴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我可以试试,我想我能做好,我能行!”这是德保县东凌镇陇桥村第一书记何骑材经常勉励自己和鼓励群众的话语,他的话淳朴而有力。第一次见他,给人感觉是一位文弱书生,通过了解后,打破了大家对他的看法。

  何骑材是湖南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格造就了他不服输的精神。正是这股劲儿,使他在扶贫坎坷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有了一套新路子。

  “抛妻弃子”不是“狠心郎”

  2015年是全国扶贫攻坚战打响的第一年,何骑材放下自己的妻子和刚满一岁的女儿,毅然选择下基层扶贫,接受党组织的考验。2015年10月,他被组织派到德保县东凌镇陇桥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到村工作一年多来,他脚踏实地,积极投入精准扶贫工作,为民众排忧解难,身体力行带动村“两委”干部齐心协力谋发展,赢得群众信任和广泛好评。

  到村后,何骑材借助入户评分、建档立卡、系统录入及基础数据统计工作的时机,亲近群众,入户调研,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和村里热点、焦点信息,做好记录,并带头多次组织召开村党员会议、村“两委”干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广泛听取意见,积极探讨,统一思想,帮助村“两委”制定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为接下来因地制宜、因计施策的精准扶贫打下基础。

  “我不是不想念自己的孩子,不是不爱自己的妻子,可是,当我在陇桥看到那么多群众还挣扎在贫困线上时,我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村民看到希望,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何骑材说。

  突破语言关,融入群众心

  由于成长和生活背景不同,何骑材初到陇桥村时遇到一个难题:语言不通。他精通普通话,却难于听懂不标准的普通话和壮话。但当地群众大部分只会讲壮话、土话,有时候群众也听不懂他夹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双方在沟通时难免出现尴尬,甚至是闹笑话。为了避免笑话,村里年轻人、小学生时常成为他的“翻译官”。久而久之,他突破了语言障碍关。

  入户时,何骑材扶贫政策手册从不离身,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他从来都不拒绝回答,并及时给予解决;每次听完群众反映问题后,他都会认真做好记录。因为他懂得,只有这样,才会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手抓“筑巢”,一手忙“造血”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底调查,何骑材发现陇桥村地处偏远,自然屯分散,产业选择较难;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缺乏劳动力。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根深蒂固的保守意识是挡在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一大难题。

  “对于2017年脱贫村而言,脱贫任务繁重,但是如果抓问题重点、关键,一切就会迎刃而解,我相信办法总是会大于困难的。”何骑材胸有成竹地说,陇桥村的脱贫思路,首先要“筑好巢”,改善山里的人居环境;其次要加强教育和技术帮扶,增强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输血”式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何骑材充分发挥后援单位的优势,对陇桥村村部进行规划设计,整合县直各单位帮扶项目有效资源,开启建设生态乡村新模式。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最基础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大向上汇报协调和跟踪力度,不遗余力地争项目、引项目。一年多来,获得各类项目建设资金1200余万元,解决了多巴等11个屯道路硬化的问题;修建大水池15座,家庭水柜100多座,解决13个屯的饮水困难问题;解决了125户危房改造的建设;实现村部周边屯网络全覆盖,为陇桥村产业走“互联网+电商”平台提供有力保障。

  何骑材还积极帮助陇桥村登向屯成立种养殖合作社,扶持养殖业发展,实行规模化养殖。通过引入政府帮扶资金,引进广西红谷集团在陇桥村建设黑猪养殖基地,形成“政府扶持+企业引导+村级管理+合作社经营+贫困户入股(就业)”的发展格局。项目投资规模530万元,占地3600平方米,目前18个标准猪舍养殖场房已完成竣工,并将正式投入使用,计划饲养母猪300头,年出栏商品猪6000头,覆盖贫困户326户,覆盖率达68%,预计该项目将为该村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金匀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