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8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记者陈文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现年40出头的梁文波,是大新县雷平镇后益村岜伏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

  近年来,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通过养殖能繁母猪,实现了从科技示范户到脱贫示范户的华丽转变。

  2013年,梁文波开始在村里养殖能繁母猪。

  “当时只养了3头能繁母猪,因为缺乏技术,母猪的生长、繁育等情况都不尽如人意。”说到当时的情景,梁文波脸上泛起一丝苦笑。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梁文波一直没有放弃。属于技术上的问题,梁文波一方面上网查询,一方面向镇畜牧兽医站的技术员咨询、请教。对于购买饲料方面的资金紧缺问题,梁文波则跟销售饲料的老板协商,先赊购饲料,等到仔猪卖出,资金回笼之后再结算。

  “我们自己种了一些青饲料,还把屯里其他群众剔除不要的小根黑皮果蔗运回来切片、晒干、打粉,尽可能减少成本。”梁文波说。

  “经过摸索,我总结了一定的养殖经验。现在,对于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疾病,自己都可以解决了。”梁文波的笑容里多了一份自信。

  2015年,梁文波被授予“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县科技示范户”荣誉称号。

  “虽然一直以来都想多养一些,但资金是个大难题。”梁文波说,一则因为不是规模养殖,很多政策方面的优惠没能得到享受;二则因为仔猪市场价格的波动,扣除成本之后,盈利并不太理想。

  于是,2015年开展精准识别的时候,5口之家的梁文波一户被列入了贫困户。

  但是,精准帮扶工作开展之后,各项政策上的红利,让梁文波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2016年,梁文波毅然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扩大了猪舍,买进了8头能繁母猪,扩大了养殖规模。因为摸索出了经验,所以,梁文波感到得心应手。

  “每一头能繁母猪每年可产2窝仔猪,每一窝大概10只左右。喂养80天左右,每一头仔猪重量可达40斤左右,这个时候,就可以出售了。基本都是老板上门收购,省了很多繁琐的事情。”梁文波说,2016年,通过销售仔猪,家庭总收入有13.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9350多元,实现了脱贫致富。

  梁文波在发展养猪产业的同时,还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将养猪技术传授给屯里的其他乡亲,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不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包括梁文波在内,岜伏屯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2016年经过核验,有19户成功脱贫,其中,好几户是梁文波带动起来的养猪户。

  今年4月,梁文波新买进能繁母猪10头,预计10月可配种繁殖。

  “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梁文波呵呵一笑。

  据梁文波介绍,岜伏屯未脱贫的3户贫困户当中,有一户明确表示要跟他一起养殖能繁母猪,目前一些前期工作即将就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