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4时,在冯发光的指引下,笔者第一次见到了中药佛手。只见30多亩佛手种植基地里,一株株苍翠的佛手树上已结出了一个个饱满的果实,还有零星的花朵点缀其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冯发光是天等县进结镇进结社区那排屯有名的种植能手。多年来,除了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外,他还种过甘蔗、辣椒、生姜等经济作物,但最终帮助他脱贫的,是去年开始规模种植的中药佛手。
佛手,形状似人手五指并拢,又名佛手柑、五指柑、佛手果、手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其经济效益比种植其他农作物要高;它的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等多种药用功能。佛手果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1992年我就开始种植佛手了,当时中药材的价格比较高,在1996年,一棵佛手树收的果能卖5000多块钱。”冯发光满脸自豪地说,当时全县只有他种植佛手,市场需求量大,那几年,他的收入“非常高”。
“2000年以后,佛手的价格就一落千丈了,从每斤500元一下子降到十几元,看着树上的果发黄烂掉,很心疼,无奈之下,我只能砍掉。”冯发光说,砍掉了树,就等于砍断了财路,生活也渐渐陷入困顿中。
2015年,冯发光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也不想成为贫困户,可是儿子读书花费太大,没办法。”从成为贫困户的那一天开始,冯发光就暗暗立誓,要尽快脱贫。
虽然十几年不种植佛手了,但冯发光还是一直留意佛手的价格变化。“我没什么技能,唯一与别人不同的一点,就是我会种佛手。”冯发光发现,这两年佛手的价格又慢慢回升了,年前一斤只有28元,现在已经涨到100元左右了。
2016年8月,冯发光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承包30多亩荒地,种下了3000棵佛手树苗。
“每棵苗8元钱,全部从玉林引进,都是最新的品种,生长速度快,花期短,挂果率高。”冯发光指着一棵佛手树,“你看,刚种下一年,现在已经结果了。”笔者数了一下,这棵佛手树上结了21个果,大的有两斤多,有些果已经开始变黄,就要成熟了。
“佛手树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只要有足够的水,它就能成活,生长。”冯发光告诉笔者,日常主要是对佛手树进行施肥、除草等基本管护,没有太大技术要求。“预计9月中旬就完全成熟,就可以进行采摘了。”
冯发光说,佛手是可以连产的经济作物,一般一年可以挂果3次,亩产量可达3500公斤。
现在,冯发光已经买了切片机,等收了佛手果后,再将佛手鲜果加工成为佛手干片,避开低价期,等价格高后再卖到药材市场。
“现在销售前景非常好,根本就不用担心销路。玉林已经有两个老板打电话来预约订购了。”冯发光表示,接下来在管护好现有佛手的同时,打算再流转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实行产业化管理,使种植佛手成为增收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