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0日 来源:南宁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清晨6点多,良庆区大塘镇那造村村民农甘发就一头扎进自家的百香果园里忙碌起来。

  “在我看来,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心,敢于尝试发展,总能找到属于你的‘黄金果’。”农甘发说。

  2015年,农甘发家是精准识别分数为54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年后这个家就甩掉了贫困的帽子,2017年实现家庭纯收入10万元。不仅如此,农甘发还带领周边村民一起致富。2018年,他被自治区评为2016—2017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家境困难

贫穷如藤蔓般纠缠

  良庆区大塘镇那造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地处凤亭河水库及屯六水库交界,农甘发家所在的安老坡就在这里的山坡上。

  农甘发家中有6口人,母亲长年卧病在床,一儿一女在读小学,他和妻子阮金花是家里的顶梁柱。

  面对困境,农甘发曾想外出打工,但是看着需要照顾的老人,他始终没迈出那一步。2015年以前,他依靠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和低保金维持生活,生活的重担压在这个瘦弱的汉子肩上。

  脱贫,是农甘发和家人的梦想。但如何脱贫,他在思考。

产业破局

披荆斩棘走上发展新路

  3年前,发展产业的曙光让农甘发心起波澜。

  那造村村委根据上级政府的指示,大力推广百香果种植。很多村民面对新产业一直在犹豫,不敢尝试。农甘发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响应政府号召,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毅然把家里的十几亩速生桉全部砍掉,种上百香果。

  “这酸酸甜甜的果子究竟能否改变一家的命运,帮助自己顺利脱贫,我当时心里没有底。”农甘发笑着说,当时心里有一种信念,既然决定了就要跟着产业一起向前进,一定要摘掉贫困的帽子。

  天道酬勤,农甘发当年种植百香果的纯收入就达到10万元,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原先的土坯房变成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添置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步入新生活。生活好了,农甘发在2016年底主动申请脱贫,贫困的帽子摘掉了。

  2017年,农甘发凭着一股韧劲和干劲扩大百香果的种植规模,从20亩发展到60亩。他成为南宁市良庆区安老百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最初和最核心的成员之一,合作社成员抱团发展,共同开拓市场。农甘发通过广西种植百香果农户的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平台与其他种植户进行技术探讨和交流。现在的农甘发,雄心勃勃,在致富路上越走越远,收获也越来越多。

共同带动

共聚力量让山村脱贫摘帽

  “只有大家都富起来了,生活都好了,那造村才能脱贫摘帽。”农甘发说,要带动更多贫困户一起发展,汇聚力量发展产业。

  农甘发有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就与村民分享,成为那造村百香果产业的致富带头人。截至2017年,那造村百香果产业发展规模达到1800亩,成为镇级百香果种植的示范性基地。同时合作社的成片种植规模达到了730亩,在农甘发等几名合作社核心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那造村安老坡投资300万元的百香果滴灌工程项目成为自治区级示范性项目。产业带动,鼓起钱袋子。2017年,那造村顺利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走上发展新征程。(杨孙山谢蒙龙)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