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中等身材,黝黑的皮肤,今年52岁,名叫余永在,现在他担任平果市太平镇七良村民委副主任,是县、镇人大代表。几年来,他有一个致富头脑,看准本地山多树多草木茂盛自然丰富的优势,办起养牛场。现有活牛存栏28头,价格20多万元。成为勤劳致富领头雁,他富了自己,也扶了贫困户,在当地受众“点赞”。
七良村属于该镇最边远的大石山区,素有“七分石头三分土”之称,全村200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443人。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0.5亩。这里四面环山,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脊,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兼种黄豆等,经济收入少,不少村民只好外出打工挣钱才维持生计。余永在心想:自己是个村干部,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要改变农村落后状况,必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他通过周密调研和分析,认为这里山区适合种植甘蔗,种桑养蚕,养牛和发展林下养鸡等。一天他看到《南方科技报》刊登山区农民养牛致富消息,不少靠山吃山,不出远门在家养牛,成了万元户典型事例。顿时他心里十分高兴!心想:自己长在大石山区,四面环山,石山里草木茂盛,一片郁郁葱葱,正是养牛的好地方。他开始意识到,光种几棵玉米是摆脱不了贫困的,年年都是在“死不了”状态。于是他决定发展养牛,就把这一想法告诉其妻子,得到她的同意和支持,2009年6月,他将家里10头大肥猪卖得了10000多元,就买本地5头母黄牛来饲养,进行科学管理养殖,不断繁殖结果,黄牛繁殖很快,去年10月出栏,4头大黄牛收入2.8万多元,目前存栏目28头黄牛。养牛成了他家一笔“活的存款”。
余永在养牛成功,成了该村达到奔小康首富,被村民传为佳话。村民们纷纷登门向他学习,请教拜师取经。他不厌其烦地传授给群众。在他的影响带动之下,该村农民余显硬、梁荣瑛、余美英、梁荣祥、梁靖泉等群众也开始发展养牛。目前该村10户建起养牛场,户均7头以上,有不少村民群众养牛走上致富道路。
“自己富了不算数,扶贫帮困共同走上致富才是共产党员、人大代表的风采。”余永在养牛、养猪同时并举,他家现饲养能繁母猪10头,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2016年该村良下屯余才金,他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个小孩读书,一个上初中,一个上高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准备辍学,余永在就拿2000元交给余才金,让他两孩子重返校园。余才金缺资金无缺资金,无钱发展养猪。余永在便从自家的猪窝里提出两只小猪,给他作母猪繁殖。通过精心饲养,一年后,每头母猪产仔两窝,去年他家收入1.5万元,余才金终于光荣脱贫摘帽,走上致富道路。
余永在养牛规模初步尝到甜头,现在牛价不断地上涨,一头大牛少的也卖得6000元至7000多元,高的一头可卖到10000多元以上。前不久曾经有广东老板到他养牛场说价用20多万元全部买下他的牛,可余永在不服只得摇摇头表示歉意。用他的话说:“牛司令不能没有‘兵’”。(王金旭)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果县:“扶贫产业”遍地开花结硕果
近年来,平果县委、县政府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主攻目标,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带动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分享收益,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详细】
平果县:龙板村“五个依托”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
坡造镇龙板村是以瑶族同胞居住的大石山区村,全村辖8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278户1228人,经济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人均耕田仅为0.12亩,耕地0.16亩,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尚有部分自然屯未通电、通公路,人畜饮水也非常困难。为提高转移就业组 【详细】
平果县:果化镇突出“五个一批”推进特色产业扶贫
为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全面提升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平果县果化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突出“五个一批”发展特色产业,力促全镇85%以上贫困户有特色产业。 【详细】
新学期再行动——平果县同老乡继续深入开展控辍保学工作
2018年秋季学期开学之际,平果县同老乡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多措并举,精心组织,全面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调查确认的34名辍学学生,目前已成功劝返28名,控辍保学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