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0日 来源:平果县教育局 作者:黄立波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你看刘书记,哪像个省城来的大干部,穿的不咋地,吃的也不讲究,但和咱老百姓却谈得来,帮的上,真是不简单”,平果市太平镇吉林村贫困户杨国蕊一谈到该村第一书记刘启强,就感慨万千。“刘书记来我们吉林村真是辛苦了,办了不少实事好事,他那满头白发全是为我们村操的心!”吉林村监委主任杨安新这样说道。

  2018年3月,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刘启强受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派,到平果市太平镇吉林村担任第一书记。自上任以来,他踏踏实实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奋斗在吉林村脱贫攻坚一线,为打赢吉林村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驻村以来,吉林村新建球场2个,新修村屯级水泥路2公里,建成360多平方米扶贫车间,劝返20名辍学生返校,建设村集体水厂……2018年12月,吉林村48户贫困户223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96%,顺利通过自治区核验,实现整村脱贫出列,被当地群众所点赞。

  用“严”建强组织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来到吉林村后,刘启强只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访遍了全村17个屯248户贫困户,跟他们唠家常,记下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刘启强意识到,导致吉林村群众脱贫致富信心不足的主要症结就是村党组织凝聚力不够强,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发挥的不够。

  现在,吉林村部干净整洁规范,村两委干部干劲十足,对待群众热情认真,群众办事更方便了,更满意了。这些变化源自于村里来了个“严书记”。

  严格,是刘启强抓吉林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理念。驻村以来,他结合全村党组织建设工作实际,制定党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效能。他从支部班子建设入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要求实行“星级化”管理,做好党员积分管理工作,做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党员致富能手的培养、党员培养等工作,每月督促好各党支部做好党费收缴及党建平台管理工作,做到每个季度给全村党员干部上一堂党课。同时,他推进吉林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好党建联建同责,坚决杜绝扶贫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和作风问题。他积极开展“树榜样、亮身份”活动,发动村干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带头、带动作用。

  严格,也体现他对吉林村“两委”的运行上的严要求。“‘两委’职责是什么?”“两委班子会怎么开?”“重大开支怎么定?”……刘启强通过“三会一课”、两委班子会等方式,大力提升村“两委”工作的严肃性,推动各项党务、村务活动有板有眼开展起来,让村“两委”班子既能干,又干得“敞亮”。“经过整顿,村干部“慵懒散”的现象不见了,村民抱怨也少了,”老党员余雨慢说。

  用“心”摸清民情

  刚来到吉林村时,就有些群众私下议论“人家是省城来的大干部,哪是真心来做事的,都是来村里镀金的,过段时间就走了。”群众不认可怎么办,情况不掌握如何做?让初到吉林村的刘启强有些摸不着头绪。

  只有摸清村情民意,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经过几天的苦苦思考,他找出了开展工作的良策。为此,刘启强制定了 “三勤三多”工作法,即“工作上嘴要勤,多问多了解情况,多说多宣传政策;腿要勤,多入户走访了解群众所求所需,多跑前跑后为用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联络勤,多联络党员群众,与他们保持常态沟通,让民意得到更快传递;多联络致富能人、退休干部,征求他们的意见,让村里的各项工作更加民主和公开。

  驻村开展工作以来,他走访了全村贫困户248户1032人,详细记录贫困户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利益诉求、存在困难,比如,哪个屯有多少户有病残而丧失劳动能力,哪个屯的贫困户的孩子因贫失学,哪家有留守儿童,哪家是鳏、寡、孤、独,等等,每家每户从大事到点滴的日常小事,刘启强都通过真心交流、耐心问询和细心记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切实做到了情况清、底数明。

  同时,他还经常与村里的致富能人、党员群众、退休干部交流座谈,就村里如何发展向他们寻经问宝。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多次实际查看路、沟、渠等农业基础建设情况,和村民经常面对面交谈,了解该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他又通过参加村各党支部会议、村民大会,听取村干部、村民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让他慢慢全面了解吉林村的基本情况,并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用真心换的群众的认可。

  用“智”促产业发展

  吉林村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贫困村,全村878户3334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亩。当地壮瑶族群众以种植玉米、养殖牛羊猪为主,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至2016年仍有贫困户168户708人。“来到吉林村,我就是吉林人,推动吉林村的产业发展是我的本分”,刘启强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一到任,刘启强就认真研究村情,组织村“两委”成员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发现该村土质合适发展种植产业,经村“两委”会议研究决定发展种桑养蚕。为带动村民发展种植产业,他自费组织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到该镇茶密村学习,带领村干走访入户为贫困户分析市场前景,传授种桑养蚕知识。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吉林村创新开展“合作社+致富能人+贫困户”产业发展新模式,建成拥有500多平方米蚕房,种桑100亩的养蚕基地1个,并带动39户贫困户入股。同时,该村巴雷屯种桑养蚕基地也完成了380多平方米的蚕房建设,100亩的租地工作同时有序开展,这些都让该村群众对发展种桑养蚕充满美好憧憬。

  为了推动吉林村产业发展多元化,他想方设法争取上级资金建成36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目前正在招商引资,未来将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务工就业;他还积极动员致富能人滕盛贵投资发展150亩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为基地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60多万元修建生产道路,现在该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完毕。此外,他采取“入股分红”方式入股平果市太照公司,2018年吉林村分红达13.5万元,出租村集体林场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使吉林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提高,由原来零村集体收入增加到现在20万多元。村支书滕景山说:“自从刘书记来了,为我们理清了发展思路,想法设法的为村里争取资金、项目,我们村现在一天一个样,他可是我们的大功臣啊!”。

  用“情”赢得民心

  “刘书记,我们内退屯的水渠被截断了,三年守着水库没有水用,让人烦心呀”,“板下屯孤儿滕秋合家老房子被雨水淋塌多年,多年寄宿在亲戚家,根本没有钱来建”,“龙东屯内道路一直没硬化,一下雨满大街都是猪粪牛粪,人少凑不够钱来修。”刚来到吉林村,群众的期待使他感受到了身上担子的压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解决一直没有解决的内退屯水渠问题,刘启强写报告,打请示,找关系,把门子,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的诉求,争取资金疏通水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九个多月的努力,内退屯三年多没有通水的水渠终于修缮完毕。“这真得感谢刘书记呀,不然这道水渠不知道要给我们群众堵心堵到什么时候呢!”内退屯贫困户杨安武说道。

  去年以来,刘启强东奔西跑、多方联系,先后为吉林村协调、筹集扶贫资金300多万元,用于龙东屯内道路、局鲁屯灯光球场、村综合服务中心楼、村扶贫车间、村集体水厂、龙报屯水柜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为群众争取危房改造资金10多万元,为20多户贫困户争取门窗改造的资金4万多元,联系帮扶企业为贫困户送去电视机、生产物资等……他还与“娘家”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系,争取到5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吉林村发展产业,争取2万多元购置电子显示屏、打印机、宣传栏、文件柜改善村部办公环境,联系爱心企业和后援单位到吉林村小学开展爱心捐赠和支教活动,为吉林小学捐赠移动音箱、平板电脑、图书杂志等各类物资价值3万多元,给留守儿童送去爱心衣物和学习用品,开展爱心支教活动100多人次,有力的改善了吉林村小学办学条件。

  “这些都我应该做的,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为吉林村脱贫攻坚作出应有的贡献,”刘启强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