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0日 来源:凌云县逻楼镇人民政府 作者:韦轩 韦付增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凌云县逻楼镇界福村村上屯,有一棵树龄千余年黄葛榕,高高矗立,枝繁叶茂。古树边,有一间两层占地百余平方米的蚕房;蚕房里,满地蠕动着的蚕蛹在“唰唰唰”咀嚼着桑叶,它们的主人便是该村贫困退出户李栋飞。

  在界福村,提起李栋飞人人说他是勤劳脱贫榜样、敢闯敢干致富能人、孝老爱幼标兵……近日,笔者探访了这位人人称赞的李栋飞。他有兄弟三人,两个哥哥携妻带子长年在广东务工,他上门到本寨潘家,成为上门女婿,并育有儿女。年迈体衰的岳父岳母需要他照顾,自己年岁已高父母也需要照料,还有儿女的各项费用……但李栋飞和妻子没有怨言。

  午后,李栋飞边带着笔者走进蚕房,边介绍他的养殖情况:“这是今年第二批蚕了,养三张蚕,现在四龄蚕,这几天吃桑叶比够猛,一天喂桑三次,要忙到半夜十一二点。”蚕宝宝很珍贵,从小都得用心,“生病,吃不饱都会减产,影响收益!”

  李栋飞养蚕初见成效,但在这之前,他可是村里的“猪倌”。2010年初,他通过亲戚朋友的帮助,利用闲置农田种红薯、玉米,建猪栏,养土猪,“镇里派技术员,一对一传授技术:母猪养殖怎么配料,小猪如何防病,肉猪怎么催肥……”当年存栏母猪10头,出售小猪达100余头,年底肉猪出栏20余头,除去成本,李栋飞夫妇收入4万元,赚来的创业第一桶金。

  尝到养猪的甜头后,李栋飞夫妇充满信心,他们乘势而上,适当加大肉猪养殖规模。从创业之初到2014年,每年都有4至10万的纯利润。

  然而,风险悄然来临。2015年,由于生猪行情不好加上不可控制的自然因素,让李栋飞的养猪业贴本还赔了利,损失惨重,一时生活“回到解放前”。当年底,在精准识别中,他家列入“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

  勤劳的李栋飞并不被困难压倒。他不断思考失败教训,总结经验……两个月以后,夫妻二人重整旗鼓,继续在栏舍里围着大小土猪“打转”,当回了“猪倌”。在当地党委政府、后援单位以及村“两委”的倾情帮助下,2016年李栋飞的生猪养殖业迎来了“第二春”,钱袋子又涨起来了,并成功摘掉贫困户“帽子”。

  “他勤劳,敢闯敢做,养猪专家到场指导,后援单位投放猪苗。同时,我们联系公司收购肉猪,让他没有后顾之忧。”采访中,村党支部书记杨金儒告诉笔者。

  去年,李栋飞到该镇烂村村走亲戚,发现烂村陇居屯、号内屯大部分群众都种桑养蚕,而且养蚕一个月就有成效。“周期短,收入来得快,不用像养猪那样整年都在干活,养蚕比养猪轻松多了。”李栋飞说,看到他们养蚕收入快,养猪的信念开始动摇。和妻子商量一番后,他到镇里找镇桑蚕了解种桑养蚕相关技术和蚕茧行情。“放弃多年生猪养殖,改种桑养蚕,他有勇气有决心,我马上答应帮做好技术指导,鼓励他大胆去干!”该镇桑蚕办主任戴学益说。今年初,李栋飞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因村民外出打工而撂荒的30余亩土地,全部栽上了桑树。目前,他桑园绿起来了,该镇派出蚕桑技术人员,为其提供“保姆式”技术服务,让他坚定了发展信心。

  “蚕房130平方米,刚开始养蚕,第一批养两张,产茧252斤,收入近5000元;第二批蚕茧过几天就可以出售,蚕茧350斤左右。”李栋飞说,因初种桑叶,怕供应不足,所以每批蚕不敢养太多张,“第三批打算养四张,争取在年底桑园面积扩大到60亩,明年增加养蚕规模,引导身边贫困户一起养蚕增收致富。”

  据了解,近年来,该镇在全镇培育一批像李栋飞式的新型农民创业者和农村致富带头人,让群众懂技术,有技能,助力群众素质、技能“双提升”,有效巩固提升全镇脱贫攻坚成果。

蚕房

李栋飞在察看蚕蛹

勤劳之家

  猪圈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