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0日 来源:百色市右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作者:韦进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三碗鸡汤不如一碗田螺汤”,这是右江区大楞乡温矿村平浪屯李海江为推销自己生产的田螺而打出的广告词。笔者日前带着对该广告词的好奇专程前往李海江所在的平浪屯进行采访。在李海江的田螺养殖基地里,他正忙着为客户秤点田螺,他一面忙着一面告诉笔者:“我们生产的田螺是原生态养殖,是实实在在的绿色食品,味道鲜美,很好吃。连日来,不少从事餐饮经营的老板登门求购,田螺供不应求,生意火起来了,养殖田螺有“钱”途呢”。笔者敏感地意识到,“田螺”这道被誉为“藏在壳里的美味”已经俘获了无数的食客,可谓“商机”无限,迫不及待地向李海江作进一步的了解。

  李海江之前曾经外务工,虽然也能赚到钱,但不能顾家,老人和孩子没人管,家里承包的田地被丢荒,只好回到家乡创业。起初,他搞林下养鸡,几年下来,收入也不少,起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作与顾家的关系。但是,光养鸡也太过于单一,要往多种经营方面发展才算得上实际意义上生活福祉,刚由村委会委员提拔为村委会副主任的李海江在想。经过深刻返思,他清醒地意识到平浪屯处于大王岭原始森林保护区内,这里有着独特的亚热带山原气候,冬暖夏凉,森林景观苍翠原始、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水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优势明显。要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带动群众发展多种特色产业,走出一条适合温矿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来。于是,他开展了市场调研活动,最终把目标盯在养殖田螺这一潜在的“商机”上。看准了的事就要大胆去做,2019年3月,他将林下养鸡赚到的资金从贵港引进了螺种,在自家2亩责任田进行放养,经过精心管护,当年秋天就有收获。他用摩托车驮着100来斤田螺到百色城西市场以每斤7元的价格出售,不到一刻钟就销售一空,收入近1000元,他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捞到第一桶金之后,他的信心更足了,当年冬天就着手扩大再生产,租用外出务工几个兄弟的农田用于扩大田螺养殖规模,还动员本村村民李敏参与,目前,他的田螺养殖基地已发展到了45亩,每亩年产商品螺800斤,年产量达到3.8万斤,年收入25.2万元。并与几家客商签订了购销合同,只要一个电话,客商就上门来拿。形成了产、供、销环环相扣的发展格局。

  李海江接着介绍他养殖田螺的经验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养殖田螺有许多好处:一是这里生态环境好,山清水秀,自然优势明显,是我们发展田螺养殖等多种产业的极好条件;二是田螺养殖没有太多的要求,农田、河沟和房前屋后等都可利用,也是解决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而造成农田丢荒的好办法;三是养殖田螺投资小、易管理、见效快,稻田里可“稻+螺”共养,池塘里可“鱼+鸭+螺”共养,沤制过的牛粪、猪粪、鸡粪以及酒糟、豆腐渣等都可以利用作为田螺的饵料,变废为宝;四是田螺养殖是一项生态、环保、绿色产业,适应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的消费理念,市场前景广阔;五是养殖田螺在家门口即可就业,实现顾家生产“两不误”。当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他信心满满,计划组建田螺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打造“大王岭田螺”特色品牌,引领更多的村民发展田螺养殖,努力实现规模化、商品化、品牌化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一位村“两委”干部的作用。

  认为,李海江“敢想、敢干”,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创业,发展田螺养殖,服水土、接地气,走出了一条通往产业振兴的新路子,值得复制与推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