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是解疑释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它具有群众性、实践性、广泛性、说理性、针对性、时效性的基本特点。“三贴近”则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贴近实际,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最大的实际,紧紧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实际,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按实际需要去做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彻底改变“唱高调”、“大而空”、“两张皮”和“自身循环”的现象,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实效。
贴近生活,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全面建设惠及十三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发展目标,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奋斗,彻底改变远离生活、脱离生活、回避生活和不注重普及那些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的现象,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贴近群众,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改变那种“居高临下”、“我说你听”、“我讲你信”和凌驾于群众之上的官僚做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鼓舞斗志。
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三贴近”,就要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建设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实际,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结合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变化,结合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努力进行改进和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三贴近”,就要坚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注重区分层次、区别对象。所谓“先进性”要求,是对共产党人和其他先进分子提出的,包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方面起先锋模范作用。所谓“广泛性”要求,则是对一般公民而言,它包括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倡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奉献”的基本道德要求。只有把“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常抓不懈,才能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
要做到“三贴近”,还要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邓小平同志说得好:“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就要多做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诚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要从群众最关注、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下岗再就业等问题,积极开展“百户邻里守小区”、“共创美好家园”、“相认相知相助”等活动,使广大居民生活得放心、舒心,营造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