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02日 10:25 广西日报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来,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有的地方出现“脏、乱、差”反弹现象,一些媒体归结为群众的不自觉,是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思想的“反弹”。笔者认为,“脏、乱、差”反弹当然与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反弹”有关,但主要的、根本的原因还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反弹”。

  首先,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如何管好城乡的清洁卫生是他们的职责和责任,也是考验他们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城乡出现“脏、乱、差”现象和“脏、乱、差”反弹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那里的公仆们管理不力。比如一个地方治安混乱,原因不能归结为那里的群众“刁”,而是那里的公仆们没有管理好;某个地方的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不能说那里的工人不注意安全,而是那里的安全管理者管理不到位。

  其次,“脏、乱、差”出现反弹现象,说明那里的“城乡清洁工程”还停留在“一阵风”的应付式上,根本就没有有力的管理措施,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比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建设强有力的管理队伍,落实长效管理的保障措施等。这些都是领导干部的责任。

  同时,“脏、乱、差”出现反弹现象,是一些地方的领导认为适可而止,没有把清洁工程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管理后,一些地方的领导认为已经“完成任务”,万事大吉,从而有松懈思想,逐渐放松管理,以至“脏、乱、差”出现反弹现象。

  总之,“脏、乱、差”的形成,是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使然;“脏、乱、差”出现反弹现象,也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反弹”结果。要彻底治理“脏、乱、差”,还是要彻底治理干部的思想问题。

编辑:admin  作者:周恩革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