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的地方、有的单位、有的部门在选拔聘任干部时,往往把口才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来考察。有的人尽管人品、工作能力都不错,就是因为口才不怎么出众而名落孙山。有的人尽管各方面不出众,甚至很平庸,却因为能说会道,得到了提拔重用。
笔者以为,倘若这些“人才”经过了全面考核,证明其确实是德才兼备、能说更能干的“千里马”,重用当然应该。问题是现实中往往不乏只会耍嘴皮子的“庸才”。这就不得不防了。
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有一次与主管招待的官儿张释之到上林苑视察,发现有个叫啬夫的人能说会道,便传令张释之,提升啬夫为上林苑主管。张释之深知此人只会卖嘴皮子,就向文帝进言:秦国重用的谋士,个个能言善辩,却没有几句实话,害得皇帝听不到真情。陛下只看啬夫的口才好,就提升他,我怕天下那些扯顺风旗的人,光耍嘴皮子,却不干实事了。文帝听取了张释之的意见,取消了任命。汉武帝当政时,将一个善于夸夸其谈的游民主父偃,在一年内四次提升,让其当上了中大夫。结果,此人在朝上只会高谈阔论,在私下里却干了不少坑人误国的事……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选拔人才要任人唯贤,不是任人唯“言”;不能只观其言,更要察其行。最有价值的人才,不仅“会言”更“善做”。
诚然,口才好也是一个长处。一个人才如果只会死干事而完全不善言辞、笨嘴拙舌,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是难以做好工作的。但仅凭口才选人,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难免会诱发说大话、讲空话等不正之风;二是会助长高谈阔论讲“思路”、出“规划”等华而不实的行为;三是有可能导致人才选任导向的偏移,引发人们进入只重练“嘴功”,不重练“做功”的误区,使人才素质发生畸变。所以,在选拔聘任干部时,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顾的标准,考察和选拔干部,既要看口才,更要看综合素质,看道德操行,看敬业精神,看对待群众的态度,看实际工作能力和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