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央新闻采访团就积极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开发区开放开发问题在广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访问。可以看到,自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战略构想提出后,不仅得到了中央及自治区的高度重视,而且积极利用北部湾区位优势加速自身发展也成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各市的共识。而2006年,经济区内各市的经济增长也居于广西前列,也充分证明了作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基地和前沿,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发展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前景,为此,经济区内相关各市也纷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身的规划以及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然而,在做种种规划推介时,如果只是单纯宣传自身的现有优势则比起外省沿海城市的经济实力往往又显得逊色。
作为中国沿海的后发地区,广西的北部湾沿海各市无论在经济总量、市场规模还是在产业结构上,比起沿海发达城市都落后许多。近年来,广西北部湾沿海各市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这种发展都是依靠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的。因此,这种借力发展的形式如果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和更具吸引力,就必须在短期内壮大自身经济实力、扩大市场规模和提升产业结构,而这也正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所能起到的作用。在2006年成立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在区域内形成了约2100万、国民生产总值近2000亿元的区域市场,而这样的一个市场对任何想要投资的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可以说,区域一体化将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成功的标志,更是能否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关键。
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在一体化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无障碍旅游、电话区号一体化、飞地经济等一系列建议和措施的提出都将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一体化的进程。而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管理机构、筹备组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北部湾产业发展基金和北部湾银行则标志着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将朝一体化迈出重大一步。但对经济区内的“4+2”各个城市来说,首先要做到的是强化经济区内各城市间区域合作、共享区域资源、善于利用区域市场的意识。无论是临海的北海、钦州、防城港,还是地处内陆的南宁、崇左、玉林,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区域定位上都要树立区域合作意识,在宣传上,更多的应宣传区域大市场所带来的商机以及自身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各市间也应致力于解除地方间的经济壁垒和行政壁垒。
对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各市来说,区域一体化所带来的优势已充分为高层所认识,但把这种认识化为具体措施和行动、在基层推广普及这种认识是当前所应采取的必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