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25日 09:00 广西日报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城市管理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优化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城市管理,维护城市管理秩序,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去年9月份以来,我区开展了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的活动,并于最近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决定》,使城市管理逐步走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但是“五乱”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应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一、实行属地管理,执法重心下移,建立责权利相一致的管理体制

  理顺和完善市与城区管理体制,实行“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理顺市、区、街、社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重点是将城管执法队伍下放城区,重心下移,实现事权利下移,责权利相统一。市级城管部门主要抓大的城管项目,抓监督管理;各城区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对辖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全面负责、落实责任,综合协调、督促实施;各街道具体实施辖区内相关的城市管理各项目标任务。城管执法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应发挥城市管理的主力军作用,认真履行行政执法职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快城市管理数字化技术运用,创新城市管理方式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建设部要求在全国推广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也是实现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需要。数字化城管主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在城管部门构建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依托无线通信网络,建立连接市、城区城管监督机构、指挥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专业部门的广域网,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和有线网络之间的专线连接。在这种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凡是城市管理者发现的问题和市民举报的问题,都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相关责任单位,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并对处理过程实施跟踪、监督和绩效评估,实现管理手段的全面更新。数字化城市管理,将改变传统的经验式管理、运动式管理、突击式管理和粗放式管理,实现系统管理、目标管理、网络管理和前置管理等现代管理,使城市管理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三、加大资金投入和市场化经营步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和动力支持

  推进城市管理不断发展,物质保障是基础和前提。一要加大城市管理财政支持力度。抓好城市管理工作,就要加大财政投入。要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广泛吸引民间资金和外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适度超前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别要加快市场建设,取缔马路市场,增加便民市场,兼顾各方利益,居民生活方便,实现城市“洁齐美”,市场经营者有合适的场所开展经营活动。坚持疏堵结合的方针,根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逐步将市中心中低档资商品市场向外迁移,规划设置停车场,逐步取代地面停车场,新建地下停车场,在城郊结合部规划设置大型货车停车场。二是加快推进城管系统的改制工作。鼓励各市场主体投资市政建设与管理,加快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步伐。对城市管理市政养护、环卫作业、园林绿化等项目,通过创新作业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高新技术,采取一些引导性规划和政策,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使传统的作业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用现代化的手段取代原来操作模式,实行机械化清扫,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开放沿街单位厕所,设置明显标志,彻底根治随处便溺现象。定点合理布局垃圾箱,及时收集和清运城市生活垃圾,保持城市环境和卫生清洁。根据市民的生活习惯需求,合理规划设置早、夜市。三是实施切实可行的民心工程。优先照顾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尽力解决困难群体的后顾之忧,设置爱心亭、再就业商贸街、下岗职工农贸市场等,帮助其拓宽职业渠道;街道、社区委员会可合理开办各种福利企业,切实解决下岗人员和残残人生活出路,使其不再从事违法违章经营等。

  此外,要加强社会法制宣传教育和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构建城市管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作者单位:中共南宁市委政策研究室)

编辑:admin  作者:李耿民 王常青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