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20日 07:11 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日,山西平顺县北社村村民原进超在家里拿到了乡财政所送来的小麦补助款。在平顺县,今年像原进超这样种植小麦的众多农户,这次也都拿到了粮食直补资金。

  这样的事,从去年开始实施“两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以来,在全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且,随着各地政府财政实力的增加,支农的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这次原进超所在的平顺县对全县2万多亩小麦种植户一次发放的粮食直补资金就超过了20多万元。据财政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提前实现免征农业税的省份已达到27个,河北、山东等4省(区)也有217个县市将免征农业税。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要真正把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所有农民身上,目前还存在一些亟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新问题。

  人地矛盾要协调

  人多地少,是我国国情,也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前些年由于种粮效益低,尽管地少,许多地方仍出现了耕地撂荒,但从去年开始实行“粮食直补”之后,各地农民种地热情普遍大增,不仅耕地撂荒的情况不再,有的农户还对原先租出去的地也提出了希望提前收回的要求,或希望得到租出土地的粮食直补款,有的地方因对以前整片出租的土地集体强行中止合同,还引发了人地之争。

  有专家说,这几年相当多的地方已进入土地二轮延包,目前遇到的租地矛盾完全可以通过延包顺势解决。但是,从各地实施的情况看,目前二轮延包在对农民确权确地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在湖北、四川等农业大省的许多乡镇,这些年都有相当多的举家外出打工农户,有的地方外出户已占到当地农户总比例的10%。由于无法在短期内对这部分外出人群进行承包地确权,也给今后的土地使用留下了纠纷隐患。同时,由于有相当数量的村组长期留有机动地,随着村务公开的逐步落实,农民对这部分机动地的处置与收益也开始日益关注。

  另一个问题是“黑地”到底给不给粮食直补款。所谓“黑地”是指当初未纳入计税范围,农民又一直在耕种的土地。今年财政部虽然要求各地将“黑地”纳入粮食直补范围,但各地在贯彻执行这一要求时差别很大,有的补,有的不补。

  “三项补贴”应合理

  为了鼓励种粮、让种粮农民得到实惠,国家在去年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三项补贴”政策,这是从未有过的事,因而各地在发放补贴时的办法也很不一样。粮食补贴,有的地方是按计税面积进行直补,不种粮的也享受了政策优惠。但是,即使是按照计税面积补贴,由于多种原因,在实际操作中计税面积也很难核准到农户。有的按照种粮面积补贴,但一些租种户尽管种了粮,却因为是租种别人的地而得不到补贴。良种补贴,在实施中也存在相当的随意性,有些未使用良种的也拿到了补贴。农机补贴,有的地区只适宜使用小型农机,但补贴的要求却是大型农机,有的地区因为没有纳入中央项目范围,因而购置了农机也得不到补助。

  现在各地普遍都在进行“三项补贴”的准备,有的地方已落实部分补助。但对基层而言,如果仍按种粮面积进行补助,需一户一户去查验,难度较大。况且粮食主产区财政大多较为困难,尽管发放“三项补贴”的资金是由中央和省财政解决,但在落实过程中需要的宣传发动、制定账卡表册、核实面积、协调纠纷等支出仍需地方负担,行政成本高。此外,对农民来说,农机补贴的形式最好是普惠制,但由于资金有限,事实上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给予补贴。因此,“三项补贴”该怎样核实,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市场粮价需稳定

  去年粮食丰收,粮价上扬,农民获得了多年来少有的收入增加。今年夏粮已经增产,全年粮食形势也较为稳定,有望再获丰收。不过,在粮食增产的同时,农民收入能否继续保持增加也面临着考验。今年国家对夏粮收购采取了控制陈粮销售、为农民售粮腾出市场空间等措施,虽然价格比去年略低,但总体稳定。不过从全年来看,在粮食市场已完全放开的情况下,今年粮食价格要超出去年的可能性不大,要保持价格稳定的难度也在增大。

  在粮食价格上升空间有限的同时,农民种粮的成本却在上升。这种成本的上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有所上涨,二是机耕、机播、机收、水电排灌等费用也在逐步走高。一涨一跌,在部分抵销了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效应的同时,也减少了农民得到的实惠。

  面对在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中的这三个新课题,有专家指出,唯有按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继续通过改革来解决的思路来面对和加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各地的实际,围绕制度建设,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着眼长远发展,抓住影响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一加以解决,并最终建立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admin  作者:瞿长福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