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06日 11:15 福建日报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重要问题,本版一直在“地方发展”专栏中予以关注。为开拓视野,集思广益,今天起我们特设“地方发展1+1”栏目,邀请专家学者与县领导一起为“壮大县域经济”出谋献策,也许会对读者有所启发,敬请关注。我们也热诚希望基层的同志和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专业,为加快地方发展献计献策。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及地理区位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必须立足自身的区位、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特色产品、特色企业、特色产业,实现以特色取胜,以特色促发展。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确立“特色理念”是动力点。要注意克服几个观念误区:克服“资源误区”,摒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思维意识,重视发挥人文历史、人才技术对特色产业的作用;克服“支柱误区”,确定支柱产业不宜太多,关键是要有特色,要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克服“规模误区”,避免“多、小、散、乱”,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贪大求洋;克服“经验误区”,不能盲目跟风,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要从本县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别人的经验。从泉州来看,各县(市、区)能拥有较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主要在于各地立足资源禀赋,确立“特色理念”,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特色发展路子,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独具竞争力的产业链群。比如,安溪的茶叶、南安的石材、惠安的石雕、丰泽的树脂、永春的生物制药、德化的陶瓷,等等。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开发“特色资源”是基础点。从目前来看,特色经济大部分是依托特色资源发展起来的。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应在全面了解县情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的自然、人文、科技、生态环境等多个层面的特色和属性,对独具特色的资源进行物质形态的加工和转化,集中各种优势力量对特色资源进行规模开发、深度开发,形成产业优势。比如,安溪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发展壮大钢铁建材产业,2007年实现钢铁产值35.94亿元,上缴税收超过2亿元。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制造“特色产品”是着力点。特色经济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就是产品的“名、特、优、新”,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产品的系列化,最终形成各种各样的产品特色,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必须着力于一个“特”字,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产品,营造特色经济的竞争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比如,南安石材产业资源并不丰富,发展石材产业并不是南安的优势,但通过政策扶持、引进人才、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用特有的产品品质开拓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2007年,该市石材行业总产值达180亿元,产量及出口额占全国的50%以上。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培植“特色产业”是关键点。特色经济在初始阶段,是家庭作坊的产物,大多属于手工业,规模小,效益低,竞争力较弱,不能形成市场优势和快速的累积性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集中人财物,对产业结构进行规模化、专业化整合,形成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如上世纪80年代,石狮服装业还停留在家庭小作坊阶段,没有真正成为特色经济。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石狮服装业以休闲服装为主攻方向,加以整合提升,成为该市一大特色产业,服装行业产值达165亿元,占该市工业产值的65%。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提升“特色技术”是支撑点。特色经济只有在特色技术的支撑下才能有高起点,才能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必须用先进技术开发资源,用先进工艺生产产品,这是必经之路,也是主攻方向。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要引进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特色产业,加快特色产业升级,提高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如晋江的食品饮料、玩具、电子机械等,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生产工艺来生产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了产品竞争力。该市仅食品业产值就达49.27元,行业总产值占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发展县域经济,打造“特色品牌”是切入点。品牌就是特色经济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只有走品牌化的道路,才能拓展特色经济的发展空间,提高特色经济效益。比如,安溪茶业,通过举办茶王赛、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拍摄《铁观音传奇》、《铁爷茶馆》等涉茶影视剧,协办海峡两岸茶博会等茶事活动,不断提高安溪铁观音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安溪铁观音成为全国首枚涉茶“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全县涉茶行业总产值达57亿元。

 (作者为安溪县委书记)

编辑:丹子  作者:尤猛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