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江日报7月31日报道,3位黄陂农民,没有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没有发表论文,却凭实力和能力拿到了高级职称,从而成为武汉市首批获得职称的农民。
相信读了这则新闻的人,一定都会有所感受。参加过高级职称评审、对高级职称评审程序熟稔的人,则更会是感慨良多。
在外语“吃香”的时代,不管你是在大城市工作,还是在乡镇就业;不管你从事的是外贸工作,还是和外语八竿子打不着,一辈子用不上的“土”工作,对不起,只要你申报高级职称,那就得参加外语等级考试,否则,“挡”你没商量。
正因为如此,除了必须有获奖项目的苛刻条件外,外语将许多“土”人才挡在了专家的大门之外。对于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民来说,想评高级职称简直是连门儿都没有!但武汉市能“不拘一格降人才”,通过变通规则,给土专家以机会,无疑值得效仿借鉴。
人才不是摆设、花架子,重在实用。一位伟人曾说过,“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告诉人们,对人才的评判,一定要重能力、重实用,切忌重学历、重资历。
3农民专家的出炉告诉我们,人才可以有另外的选拔方式和检验标准。那么,还有那么多被条条框框卡在门外的人才,我们是不是都应该“网开一面”,给他们机会?或者把我们不切实际的人才选拔规则改一改,让成绩、硬货去说话,而不是那些华而不实,应试考来的这证那证。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实践出真知”这句话。这也是为何14位专家评委感悟“他们是在给我们上课,他们的成果不比一些论文的价值低”的原因所在。让我们不断改革创新,大胆选拔使用人才,给更多的人才以“名分”,让他们名至实归。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岑溪市]农民观念强建房换上“城市装”
岑溪至容县一级公路通车8年来,岑溪市马路镇农民的建房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式“洋楼”、“哥特式”建筑、“别墅式”设计崛起在这个小镇上,赢得了过往司机、乘客及行人的赞赏。 像大多数农村一样,过去马路 【详细】
[大新县]农民好“神奇” 玉米上楼“乘电梯”
日前,笔者在大新县昌明乡发现,该乡收成的玉米粒不是肩挑人扛上楼顶,而是通过轻便的吊运机“溜”上楼顶,玉米形同“乘电梯”,此招着实让农民群众省时又省力。 据了解,该乡今年来积极种植高产玉米品种,并 【详细】
[陆川县]农民“网”上看比赛
“中国加油、中国加油……哟,又得金牌了!”陆川县农民农忙之余,自发集中到各村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播放点,通过网络电视观看奥运实况,为参加奥运的中国健儿加油和喝彩。 该县于今年5月中旬开 【详细】
[忻城县]成立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报忻城8月22日电 今日,在忻城县工商局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帮扶下,安东乡桃源村覃汉福等7名养羊大户组建了安东乡桃源养羊专业合作社。该社注册资金7.5万元,主要从事山羊饲养、销售等经营活动。据了解,这是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