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一个强有力的服务体系,能有效解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过程中碰到的诸多问题,为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生产发展,当前制约农村生产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农田基本建设的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农民素质的提升,农业投入机制的调整和农业保险机制的建立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容易忽略却亟待解决的,是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新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和现代化农业的科技和服务体系。
创新农业连锁经营服务网络,是有效解决农业服务体系问题的一个路径。对此,南宁百农科技农资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思路:把连锁经营方式引入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由对农民实行产前、产中服务发展到产后服务,由送农资产品下乡延伸至运农副产品回城,通过建立新型农村流通业和农业服务体系,对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推动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运作。在具体实施中,提出门店建设“六个统一”和“八个功能”的标准。“六个统一”是指统一品牌理念、统一门店风格、统一产品配送、统一价格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规范管理。六个统一各有侧重,但核心是“统一产品配送”。“八个功能”是指门店要具备农资超市、植物医院、培训学校、信息平台、文化橱窗、收购货栈、实物银行、保险代理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创设覆盖了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这一创新模式所突显的意义在于:
一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产品为主导,以服务为手段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以市场方式达到经营流通和科技推广相结合的目的,做到真正的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技物结合。通过创办网站和专刊,为农民提供系统、立体的服务,并推出一整套技术服务方式和方法,成为农民生产的技术员、生活的贴心人。
二是形成了规模效应,降低了成本,实现了总体让利于农民的目标。通过连锁经营打造的物流体系,使资源得以整合,销售渠道更加畅通,流通中间环节更少,价格更便宜,实现了真正的支农惠农。
三是构建新型流通业,从送农资产品下乡到运农副产品回城,达到城乡双向互动、良性循环之效果。目前,城乡之间各有所难:乡村难,难的是农民不知种什么,如何种,种了卖给谁?城市难的是这么多卖场特别是超市,不知从何处收购农产品,有没有办法及时供应,定量保质供应?农民渴望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超市希望能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双方均有需求,但是缺少支点和连结。服务网络的建立正好填补这个空白。一方面,供应农民种子、肥料、农药,服务农民种植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城市的需求,从农民那里定期定量收购产品,供应市场。
四是有利于实行标准化生产,解决生产规模和食品安全问题。没有生产规模就没有标准化生产,没有标准化生产就很难保证食品安全生产问题。很多超市在采购农副产品特别是新鲜蔬菜时都很犯难,因为没有专业化公司合作,采购都是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如何配药用药根本无从知晓,难以确定这些产品是否真的达到无公害标准。只有在种植源头上掌握农民对农药、肥料的使用,才能实现真正的无公害标准。建立服务网络后,直接服务于农民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做到农产品的订单计划,标准化生产,统一规范农民的用种、用药、用肥,建立种植和管理档案,最后统一收购,贴上统一的条码和商标。这是确保食品生产安全的便捷有效的生产模式。
五是通过网络的服务和连结,打造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程服务保障的资金和保险链。农业发展要求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灾害防范保险机制。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对的组织化生产,有赖于与龙头企业和订单计划生产的捆绑合作,这就需要建立协会。而农资连锁店就是协会最好的服务站。信用社对农民单家独户的贷款,可以改为对协会或者是对农资店的贷款,协会将贷款转换成生产资料发放给农民,再统一回收农民的产品,以冲抵货款;而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保险则由协会或农资店统一购买。这样做既减少了信用社和保险部门的风险,又确保了农民的贷款专款专用,能有效解决生产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