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29日 12:39 长江网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

    围绕发展目标内强素质

    强化领导发展能力。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企业集团,建设一批大项目,梯次推进百亿产业、亿元企业、规模工业和成长型企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效益,大力实施“一壶油、一头猪、一头牛、一尾虾、一只鸭”的“五个一”工程,加强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加快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名镇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强化创业创新能力。围绕发展目标深化改革,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着力构建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在缓解企业用地、融资、用工、煤电油运等压力和承接产业转移上寻求突破。营造宽松的经济环境,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机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研究出台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降低民营经济准入门槛,放开经营范围,激发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全力推动“全民创业、企业创新”。
    强化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和关注民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一手抓发展成果共享,一手抓群众诉求解决。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做好矛盾排查和调解工作,建立健全依法及时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长效机制,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强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提高危机管理和抗击社会风险的能力。

    建立相适应的执行文化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能不能抓落实来检验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以敢不敢抓落实来检验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以有没有抓落实来检验干部的工作实绩和水平。
    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评价标准。政绩评价上,确立七个标准: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发展的亮点,又要看环境保护的力度;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社会发展水平,又要看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
    把握有利于改革创新的价值判断尺度。评价一个干部,既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还要看办事的出发点。对那些因为客观原因出现失误的干部,要帮助他们总结教训,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对那些大胆开拓、敢抓敢管而遭到非议的干部,旗帜鲜明地给他们撑腰,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惩治腐败者,形成一种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崇尚创新、宽容失误的执行文化。

    建立法制化制度体系

    完善规章制度。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规范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和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建立起靠制度激励约束、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实行机关效能目标管理。按照责任主体明确化、部门责任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层级清晰化、责任链接无缝化的要求,制定机关效能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评估体系。层层分解落实目标责任,将阶段性中心工作、重要工作部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实行月考、一事一考和年度综合考核。加强目标跟踪督查,做到督查与自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全面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日常巡视与专项调查相结合,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严格责任追究。坚持过错与责任相对应、教育与惩戒相促进、问责与整改相统一的原则,制定《党政一把手问责办法》、《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过错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行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实行有责必问、违规必究的问责制度。在全市广泛开展“治懒、治庸、治浮、治平”活动,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查处“不抓落实的人”,对不履行法定职责和群众投诉、举报的各类问题,及时启动问责程序,进行公开查处、公开曝光、公开问责。

                                                     (作者系钟祥市委书记)

编辑:hpy1225  作者:田文彪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