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融危机中的全球经济瞩目中国的时候,中国在凝重而负责地注视着八亿农民。
八亿农民,是扩大内需之本;八亿农民,是粮食安全之基。在这个因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而动荡的全球化世界上,中国发展的根本力量,终究要向内看去。全球性金融危机,让我们在确保开放透明的同时,得以重新审视内需与内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月1日播发,自2004年以来,这是中央就“三农”问题连续发出的第六个一号文件。2日,国新办即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以“吹风会”进行解读,金融时报记者直接提问:“在过去一年间有多少农民工在城市地区失去了工作,被迫返乡?有多少农民工重新找到了就业岗位?”
全国春运的返程客流高峰期中,有多少农民工兄弟未卜的前途与失落的身影,是一笔不能糊涂的经济账,毕竟“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早在去年10月,中国这个被数以亿计的初级劳动力所支撑起的“世界工厂”,因为全球经济衰退,外需减少,企业倒闭,农民工失业的风险就已呈现,并导致了返乡春运潮的提前。年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就已坦承,今年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包括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800万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万人等待就业安置。而陈锡文此次在“吹风会”上回答,全国据目前的统计,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的总量大概是一亿三千万人,总量来看有15.3%的农民工现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由此推算,大约有两千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
当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进一步加剧,农民工失业的数字真正浮现到眼前,仍然让人感到疼痛的艰巨,也让人深感“金融危机的走势还不明朗”,危机的走向,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近几年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占其纯收入的40%,当两千多万的农民工失去其40%的收入时,农民增收实在堪忧,当此之际,如何变“农业生产滑坡、农民收入徘徊、农村发展势头逆转的风险”为中国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广阔腹地,并提供缓冲的空间和时间,是改革的关键。变危机中的悯农为改革的出路,其着力点在于:农民拥有足够的社会保障对于消费的刺激;土地产权的解缚对于资本的吸引与对于生产力的解放。
应当承认,扩大内需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想解决却又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其根源即在八亿农民的收入增长未得到可观的改变,农村的社会保障未得以完全充分的构建,不敢消费与没有足够的能力消费,是扩大内需未见全效所不能回避的瓶颈。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虽然政策一直允许,但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之后,一直未能探索出有效的流转手段及资本进入与农民长久收益结合的明晰制度,土地的流转从而流于人人心中有、个个实行难,除了打工抛荒式的等待流转外,高效而正当的土地流转仍需要示范与进一步明晰。
如果金融危机使面对外需的中国经济转向面对内需,它必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压力与动力,四万亿投向实体经济,我们应当也有能力让农业成为最大的实体经济载体,土地与农民,我们仍然爱得如此深沉。(原题:变危机中的悯农为改革的出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第一财经日报:关注这2000万农民工的命运
由于经济下行造成的农民工失业问题,其严重程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昨日表示,春节前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 2000万这个数据,是政府对于农民工失业数据最新的统计 【详细】
城乡两头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
过去一年间有多少农民工在城市失去了工作,被迫返乡?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这个数字在2000万,占1.3亿外出就业农民工总量的15.3%。 这绝对不是个小数目,两千万农民工的再就业,不但 【详细】
解决农民工失业问题从就业普惠制开始
在目前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情况下,就业市场既存在就业机会不够的问题,也存在就业不公平、下岗不公平、待遇不公平的问题,而且,后者的不公平会因前者的机会有限进一步凸显出来。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详细】
灵山为返乡民工实现再就业:送技搭台筑新巢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较大影响,沿海大中城市企业用工需求下降的形势,灵山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把积极应对当前形势,缓解就业压力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力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确 【详细】
梧州全社会伸援手助返乡农民工
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进行扩大生产,1月12日,决定招收350多名各类生产人员,其中有经验和专业技能、返乡农民工优先录用。近来,梧州通过各种途径,对返乡农民工进行优先就业安排、培训,一批农民工找到了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