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城乡居民,不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近,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方案着眼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就必须把加快推进基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一、正确把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凸现公益性奠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坚实基石。这次医改方案的最大亮点,就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也是实现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保障。也就是说,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既是医改惠民的起点,又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终点。在这一个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坚持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等化。只有回归公益性,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才能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只有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并且政府逐步增加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才能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体居民。
彰显公平性构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公平性,从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角度看,意味着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从服务内容的角度看,新医改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既有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也有面向特定的年龄、性别、疾病流行地区和患者的各种不同群体的公共卫生服务,在这个意义上,均等化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到某个人,如果不属于这些人群,则不需得到这些服务。因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不仅强调公共卫生服务的机会均等,还强调结果的相对均等性,其公平性应充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卫生服务需要多的人比需要少的人应获得更多的卫生服务,即健康状况差的人群应该比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更多地利用卫生服务;另一方面具有同样卫生服务需要的人可以得到相同数量的服务,即相同患病的人群应该在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基本相同。
二、全面促进广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的若干思路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这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距大,决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而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包括:为全社会提供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从经济上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在市场缺失的情况下直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从资源上保证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为少数无法享受社会医疗保险的人群提供最后保障。各级政府应主导医疗卫生服务,负责为全体居民建立一个基本的社会医疗服务体系,并负责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优先保障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需求,同时还应当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功能。此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必须把握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优先选择应当是优先保障所有人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满足更多社会成员更多的医疗卫生需求;二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要尊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要有资金和机制作保障。一是完善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服务性收入收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使其正常运行。三是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实现不低于15元,2011年实现不低于20元。将卫生服务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四是继续支持实施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第三,加强管理,转变服务模式,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规划,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加强绩效考核,并将人员收入与服务绩效挂钩,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转变服务模式,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机构要深入基层和居民家庭,开展面向人群的主动服务。同时,重点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应对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病的作用。 (作者系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全区金融系统党组织服务年活动宣传启动仪式在柳江举行
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根据自治区党委的总体工作部署,4月30日上午,全区金融系统在柳江县人民广场隆重举行了开展党组织服务年活动宣传启动仪式。 【详细】
玉林市抓服务引导拓展农村消费 扩内需显成效
今年以来,玉林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抓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拉动农村消费,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大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亿元,增长20. 【详细】
上林党组织“十项服务”暖民心
资金匮乏的现实如同一盆迎面而来的冷水,差点浇灭了上林县白圩镇马安庄覃进德等42户村民打算通过搞网箱养鱼脱贫致富的雄心壮志。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该县助农增收服务队,积极争取县农业银行的支持,通过采取 【详细】
[富川县]力求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取得成效
富川瑶族自治县创新“党组织服务年”活动方式,通过在项目上建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搭建服务平台,力求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困难群众上取得切实成效。 为发挥党组织在项目建设中的先锋队 【详细】
[覃塘区]“订单”式服务广受好评
近日,随着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周边储量1.8亿吨石灰石矿源的初步确定,制约台泥水泥有限公司发展的矿源紧缺问题迎刃而解,而覃塘区委书记李水恒与企业签下的民情服务卡也得以“消单”。覃塘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