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21日 10:30 广西日报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广西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继续保持我区发展良好势头意义重大

  2003-2008年,广西经济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2.7%,高出全国平均增长率2.5个百分点。正是这六年来的超常发展,使我区与全国其他兄弟省份的相对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区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和广西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只有抓住机遇,力克时艰,积极主动,保持广西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才能使广西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进一步缩小广西与发达省份的差距,才能有力巩固并不断扩大来之不易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目标。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激烈竞争态势面前,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发展良好势头,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就难以真正改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二、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综合体现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当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之举。保增长是基础,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才能缓解不断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才能把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保民生是根本,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疾苦,解决民生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与保持我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才能保持我区发展良好势头。

  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但首位的是发展经济,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为了保持发展良好势头,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无论从经济发展大格局还是从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看,我区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同时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较,我区加快发展经济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只有实现保增长的目标,才能长期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保民生是保持发展良好势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增长的全部意义在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必须为最大多数人民谋利益。因此,越是困难的时候,党和国家就越要关心群众疾苦,积极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帮助群众尤其是城乡低收入和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保持社会稳定,是保持发展良好势头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一切无从谈起,这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才取得的共识。尤其在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期,保持社会稳定对于保持发展良好势头更具有重大意义。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保持广西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目标,是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的目标指向,也是全区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多管齐下促进并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就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状态来看,全区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结果好于预期,但压力仍然很大,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必须多管齐下,确保保持发展良好势头目标的实现。

  第一,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09年广西GDP增长率要达到11%的增长目标,就必须充分挖掘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其一,我国GDP外贸依存度很高,近几年虽有下降,但2008年仍高达60%,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国外需求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就必须充分扩大内需,挖掘国内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广西的外贸依存度虽然只有10%左右,但其他省份出口的减少必然减少其对广西的需求。其二,投资需求会转化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其三,广西重大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重大民生工程,因此,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有利于近期的经济增长,对于提高广西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项目建设必须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要大力提升抓紧抓好项目工作的水平,把项目谋划、项目储备与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企业改革重组和当前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要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在推进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产业振兴规划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切实解决工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继续抓好企业减负,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保增长要保而有方、保中有调,统筹处理好当前与长远、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不失时机地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更长时期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奠定基础、积蓄能量。因此,为保证投资效率,绝不能搞低水平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确保6000亿投资的投资效果,为今后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后劲。

  第二,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产品贡献、市场贡献和要素贡献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经济增长、农村的民生和稳定。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努力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四保”目标的内在要求和坚实基础。因此,广西应扎实推进50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确保粮食安全;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提升甘蔗、木薯、桑蚕等特色农业水平;加快土地、林权等农村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加大投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农业增收渠道,保持农民收入平稳增长。

  第三,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改善民生。保民生要保而有效、保中有重,把可能的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最主要途径,是群众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最基本方式。同时,就业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才能稳定和扩大生产,才能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以收入的提高来增加居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同时要突出抓好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许多民生项目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第四,强化服务,为保持发展良好势头提供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围绕“四保”目标的实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搭建服务平台,强化服务管理,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观察分析,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落实和调整完善,加快政策传递,扩大政策效应。要不断推动地方金融创新和发展,壮大本土金融力量,推进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更好融合。要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

  (作者系广西财经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编辑:木偶  作者:黄晓虹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