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日前发布10省市区财政支农资金审计公告,公告显示的数字有喜有忧。
喜的是,2005年至2007年,10省市区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增长84%,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起了积极作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效应明显。
忧的是,10省市区财政和有关主管部门违规使用资金26.93亿元,不规范管理资金45.75亿元,配套资金不到位65.97亿元。一项造福于民的政策,由于“跑冒滴漏”,未能实现其目标效益的最大化。
26.93亿元!除了已经被曝光的、用于建房买车的5837.4万元外,剩下的26亿多元支农资金被挪用到哪里去了?审计署的报告没有公开。不过,从去年7月25日,国家审计署公布的16省份2006年中央转移支付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调查公告来看,这些专项资金被用于平衡地方预算,弥补地方行政经费不足,有的甚至用来发放部门补贴。
是这些地方不需要发展农业了吗?当然不是。有的地方就是农业大省,对农业依赖程度很大。有些地方,虽然农业占GDP比重逐年下降,但农业人口占比仍然很大,农村问题仍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据审计报告数据,与2005年相比,2007年审计所涉的省份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了23%,粮食总产量增长了7%,农民纯收入增长了17%,为地方GDP增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倘若支农资金不被挪用,资金管理科学规范,配套资金能及时到位,这些地方的农业增产增收可能远不止上述数字,也将能帮助更多的农村家庭摆脱贫困,避免更多的孩子因贫失学。
说到底,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认识不足,而是监督缺失,致使一些中央“惠天下”政策,变成了地方的“惠己”政策。所谓因平衡地方预算、弥补地方行政经费不足,而对支农资金的挤占挪用,皆因为此。
政策缩水甚至走样,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并不只在财政支农上,它也时常发生在社会经济的其它领域。如何杜绝此类事件发生?除了加强审计监督外,还需要弄清原委,这不仅是对所有纳税人负责,也有利于行政体系的有效运行。因为,政令不畅,政令不行,再好的政策也难免打水漂。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将对21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记者3月25日从自治区本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集中动员会议上获悉,今年,广西将安排对21名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以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据 【详细】
[扶绥县]审计中心成立首月核减工程款136万
扶绥县政府投资造价审计中心成立首月,共核减工程款136万多元,占完成投资总额的8.2%,节约了大量的财政建设资金。 2月1日,扶绥县政府投资造价审计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隶属县审计局,主要承担全县所有政府投 【详细】
区审计厅: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防止重大浪费和损失
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今年将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1500亿元、新增金融机构贷款2000亿元的目 【详细】
围绕中心工作 加强审计监督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月20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审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主席马飚强调,要紧紧围绕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突出审计重点,切实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国 【详细】
马飚会见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
2月10日,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南宁会见国家审计署审计长、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家义。 马飚对刘家义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审计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