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3日 10:42 中国环境报第2版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和国家发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号召,这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南省东安县根据自身特点,抓住一个重点,发挥两大优势,科学推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抓住节能减排这个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南省东安县立足境内锰矿和石灰石等资源优势,逐步建立了以水泥、焊材、铁合金为主的工业基础。这些小规模、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企业,虽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对自身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大压力。为逐步减轻结构性污染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和影响,我们抓住节能减排这个重点,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关闭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较大的小企业。近年来,我们依法关闭小炼油、小造纸、小冶炼、小养殖和小采矿点23个,每年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80吨。其次按国家产业政策,做大做强相关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全县先后淘汰不符合要求的铁合金小电炉11台,新建铁合金大小电炉两台;淘汰年产11万吨水泥立窑生产线4条,新建日产4000吨水泥的旋窑生产线一条。

  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能。东安是一个山区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5条,总流程2700多公里。湖南省东安县开展境内河流水能梯级综合开发利用调查研究,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水能,建成了集储水、发电、灌溉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水利综合开发利用体系,形成了以湘江电站为龙头,总装机容量达5.8万千瓦的地方电网,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发挥领导环境意识强的优势,科学指导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工作。东安县环保局历来注重环境宣传教育,为此,我们通过送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和经常性的工作汇报不断引起上级领导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现在,东安县每年要召开一次全县性的环境保护会议,东安县委、县政府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进行明确规定,严把新建项目的环境准入关,注重优先发展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低的清洁型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项目严把立项关。

  近年来,我们拒绝了包括电解锰、铁合金在内的总投资4.3亿元的5个项目落户。与之相反,我们对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生态开发的项目,开通项目准入“绿色通道”,免收有关费用,项目投产后,前3年上缴的税收以财政奖励金的办法奖励给企业主。通过这些优惠措施的落实,近3年来,东安新建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生态开发项目13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一个经济发展滞后县进入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

  作者单位:陈战友,湖南省东安县环护局;漆长军,湖南省东安县环保世纪行组委会

编辑:丹子  作者:陈战友 漆长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