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23日 17:31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七一社区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县委是我国现行政治行政管理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他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组织群众、联系群众的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甚至可以说,县委连着党中央,一个县委的工作如何?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县委一班人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大政方针和惠民利民政策是否落实,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
    常言道“天高皇帝远”。因为中央太高、省委太远,老百姓看不到、够不着,老百姓时常看到最大的官莫过于县委书记了。他(她)的一言一行,应该说就处在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因为他(她)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他(她)的威望,代表着党的威望,他(她)的作风,代表着党的作风。
    老百姓眼中的县委书记到底是个啥样?笔者认为,老百姓需要焦裕禄式的好县委书记。也许大家都学过穆青笔下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他自己”。他雪夜访贫问苦,挽着裤腿下乡种泡桐治盐碱地;他对子女要求严格,从不高人一等;他生活简朴,始终以百姓装束出现;他顶着严重肝硬化,一心扑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他与老百姓心贴心、心连心,仿佛就能用手触摸到……
    老百姓需要牛玉儒式的好县(市)委书记。牛玉儒是一位欠发达地区的市委书记,但在他身上始终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性;牛玉儒是一位党的高级干部,但在他身上始终体现着深刻的人民性;牛玉儒是一位民族干部,但在他身上始终体现着坚强的党性。正是这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人民性和坚强的党性集于牛玉儒一身,才有了有血有肉的牛玉儒、多姿多彩的牛玉儒、可敬可亲的牛玉儒,一句话,才有了说不完、道不尽的牛玉儒。他时时想人民所想,事事急人民所急,处处忧人民所忧。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是草原的好儿子,更是人民的好儿子!
    老百姓需要王伯祥式的好县委书记。一位已离开县委书记岗位整18年的老同志,只因在任五年半的工作,被当地百姓永远牢记。寿光县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三十年18个重点调研典型之一,全国排名24位百强县,这其中就有王伯祥不可磨灭地功劳。王伯祥之所以让寿光人忘不了,是因为他的政绩经过了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这种怀念和感恩不因岁月的推移而有丝毫的褪色与黯淡,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优秀县委书记所应具备的时代品质。
    毋庸讳言,目前个别县委书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表现是个啥样?趾高气扬、官气十足,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有之;跑官要官、上窜下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有之;车来车往、迎客送宾,吃请宴客、歌舞相随的也有之;前呼后拥、呼啸过市,吹吹拍拍、不务正业的更有之……更有甚者还有的县委书记包二奶、泡小妞、涉赌(毒)场,这样的县委书记谁能指望他(她)为老百姓办事,为老百姓造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分忧?
    老百姓没有更高苛求,不希望如今的县委书记们能和焦裕禄一样,穿粗布衣、食百姓饭,到田里劳动;但最起码应该和百姓心贴心、感情深;清正廉洁、没架子;不说空话、干实事;心系百姓、解疾苦;求真务实、不摆谱……别一天到晚花天酒地、趾高气扬、派头很大、官架十足,光思谋着升官,思谋着发财,思谋着“泡妞”。这样的县委书记百姓是不欢迎的,也是恨之入骨的!
编辑:华域  作者:朱波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