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2日 10:07 广西日报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新常态·新亮点

  新华社记者 车玉明 韩 洁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更面临难得的机遇。发展的空间不是缩小了,而是更大了。

  补短板:

  发展新阶段凸显新机遇

  31个省份2014年经济“成绩单”显示,地方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化。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压力很大,有的发展形势还不错,如中部地区以及江苏、广东都很稳定,经济发展差异化凸显。”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说。

  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从发展阶段看,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有7000多万人口需要脱贫,地区发展差异巨大,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个视角来观察,这些差距、短板恰恰就是中国发展的新机遇。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人均公共设施资本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城镇化率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从国内看,东部地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西部一些地区只有四五千美元。

  “中国未来的发展机遇蕴藏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李扬认为,广袤的农村在改善人居环境、垃圾处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巨大的市场;“三个1亿人”要进城落户,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很大。

  对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有着深刻洞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不懈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说,中国仍具有后发优势,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换代、环境改善还是城镇化等,都仍具有很大潜力。只要充分利用这些后发优势、挖掘潜力、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并加大投资力度,未来十多年中国经济仍可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促转型:

  迈向中高端创造新空间

  2014年地方增速最慢的几个省份,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几乎都是传统产业集中的资源型省份。

  正如水向低处流,经济发展的规律总是从低端起步,逐步迈向中高端。把握新常态,就要顺应经济规律,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阶段性新变化。

  过去多年那种粗放型高速发展的路子已经走到头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的演化。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作出了明确的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说,从产业结构看,中国传统产业比例过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科技创新空间很大。尤其是服务业,仍有很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今天,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建造”已成为中国的新名片。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中国产业由低端迈向高端的新引擎。

  做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文章,必将释放更加充分的新机遇。

  去年以来,“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稳步推进,联动、协调、转型这些区域发展的新亮点,定义了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看世界:

  全球迎来“中国投资”新时代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世界也面临金融危机之后的新局势。新常态与新局势相遇互动,尽管会有不可避免的摩擦,但把握得当,能够创造出更大的双赢空间。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功抓住了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机遇,今天的世界正在给中国提供历史性的新机遇。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实际对外投资规模已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全球迎来了“中国投资”新时代。

  走出国门天地宽。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疲弱,但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破坏,但坏事有时候也会变好事。

  国际市场新变化,意味着中国布局全球战略的新机遇。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会持续偏软,这将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机遇,有助于这些国家稳定增长,并加速结构调整。

  坚定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将激发出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创新创造活力,中国经济肌体将充满生机,向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迈进。

  (据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编辑:凝望  作者:车玉明 韩 洁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