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骆万丽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2月20日,2006年全国热气球锦标赛暨中国热气球巡回赛在武鸣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热气球运动选手齐聚一堂、各显神通,在空中展开大“斗法”,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激烈角逐。

  年内最高水准的较量

  为期5天的比赛由全国热气球锦标赛、中国热气球巡回赛两个国内最高规格的热气球赛事组成,来自全国的78名飞行员驾驶着39具热气球将在自选目标、指定目标、游荡华尔兹、肘形飞行、最短距离、最长距离、空中自选目标、飞向主会场等多个项目上一较高低。无论从参赛人数还是参赛项目的设置,此次比赛都堪称目前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热气球顶级盛会。

  上午9时,随着“起球”的发令枪响,39个热气球同时腾空,色彩斑斓的气球在如洗的碧空中,如同一朵朵盛开的娇艳之花,场面蔚为壮观。

  浪漫的运动 现实的考量

  乘坐热气球飘摇直上,触手可及蓝天。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比,热气球无疑是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项运动。然而,这个项目实际操作起来可不轻松自如。热气球的水平运动动力完全是靠气流推动的,在比赛中选定了目标后,选手必须根据当天的气候条件以及风向、风速判断出自己的飞行方向和高度,然后将标志袋投往尽可能靠近目标的位置。可以说天气的瞬息变化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成败的关键。因此,从这一点上看,热气球又是最“现实”的一项运动。在此次比赛中,不少选手可是因为“现实”而吃了不少苦头。记者在比赛现场屡屡看到,热气球在几近目标的时候,却被突如其来的阵风吹得飘然而去,让前面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要取得比赛的胜利,除了要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熟练的操控技术和迅速的反应能力外,有时还需要一点的运气。

  项目推广有待时日

  据裁判长吴熹介绍,热气球最早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80年代传入中国。从80年代起,全国性的热气球赛事就不断推出,从刚开始的几个队参加,到此次的39具气球空中争艳,充分说明了这项运动在中国日益受到欢迎。不过,吴熹也指出,目前中国仅有300多个热气球,参加热气球运动的人还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份。在许多人眼中,热气球还是一项危险的运动,可望而不可及。对此,吴熹表示只是一种误解。“作为一种最古老也最简单的航空器,热气球可以说是一项安全性非常高的运动,只要具备了一定的航空知识和驾驶能力,并遵守航空安全规定,应该说热气球运动并不难掌握。相信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这项运动的认识不断加深,热气球运动一定会让更多的人实现云游天际的梦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