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随着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世界宣明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完毕,一个月内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与香港乐施会、国际行动援助、世界宣明会三个国际非政府组织签署了三年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2007-2010年,自治区扶贫办将与这些组织在目前已开展的社区综合扶贫项目基础上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具体内容包括:确定示范的扶贫与发展项目区、试验示范、能力建设、政策研究、项目监测与评估、交流评估、扶贫经验交流、倡导推广等方面。
据统计,在过去10年里,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先后成功地争取到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澳发署、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香港乐施会、国际行动援助、社区伙伴计划、世界宣明会等一批组织和机构进入广西开展扶贫项目合作,累计引进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国际民间组织等优惠贷款、无偿援助共计人民币14.25亿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项目投资超过25亿元人民币。一系列的外资扶贫项目加快了广西扶贫开发进程,丰富了我区反贫困实践理论和方法,推动了扶贫机制和制度的创新。
1993年我区开始引进外资进行扶贫开发工作,至今已成为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与国际行动援助等组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增加扶贫开发的直接投入,引进新的扶贫理念和办法,并且通过各个合作项目的实施,将这些理念和办法与广西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广西扶贫开发情况的模式。另一方面,这也贯彻了党和政府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高层次上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主任张兰英表示,自2003年以来,国际行动援助已先后在龙州、宁明、横县、靖西四县开展综合扶贫示范项目,实施各类扶贫项目近100个。此次与广西签署新的合作框架协议,目的是为了加强双方合作,发挥好桥梁作用,把中国好的扶贫开发经验介绍出去,把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来,促进扶贫机制的改革。
此外,1999年底世界宣明会与自治区政府达成扶贫合作协议,在协定的地区内开展以儿童为主的各类长期发展和扶贫项目。至2006年的七年间,宣明会在广西的实际累计总投入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香港乐施会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广西开始从事扶贫工作,已累计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人民币。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罗城魏家屯与黎家屯: 多年纠纷一朝解 握手言和两受益
“希望签订协议后,大家可以和睦相处,共同谋求发展,造福子孙后代,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7月3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寺门村魏家屯与黎家屯村民代表们自愿在和解协议书上签下了大名,握手言和,标志着两屯群众正式化干戈为玉帛,长达30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化解。 【详细】
平南丹竹信用社:爱心捐赠,情暖留守儿童
7月14日,广西平南丹竹信用社携手爱心兄弟企业走进丹竹红新小学开展了“点亮梦想,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捐赠活动,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助力。 【详细】
广西河池:巧手“剪”英雄 佳作助战“疫”
2月26日,广西河池市仫佬族剪纸传承人罗华清向大学生志愿者介绍战“疫”剪纸作品。2月26日,广西河池市仫佬族剪纸传承人罗华清在创作战“疫”的剪纸作品。 2月26日,广西河池市仫佬族剪纸传承 【详细】
我区首部建筑施工安全规章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3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为广西首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领域政府规章,将从制度上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倒逼各方主体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