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9日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林冬冬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日前,我市出台《关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实施意见》。依此实施意见,我市以实施“八大工程”为抓手,通过制定和实施玉林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推进县域和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建设,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工作目标。

  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底,我市要基本建立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城乡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繁荣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工作目标。

  为实现这一工作目标,我市将以实施“八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文化均衡发展。

  聚焦“八大工程”

  实施规范化建设示范区(带)建设工程。在玉东新区科学布局全市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规划建设“四馆一中心”;用两年时间将玉州区和玉东新区建设成城乡现代公共文化核心区;各县(市、区)要重点扶持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把试点建成示范。

  实施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重大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各县(市、区)要完成县级文化馆、县级图书馆和镇综合文化站的改扩建工程;规范化建设城区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室)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定期举办“玉林文化论坛”讲座及各种展览、送书下乡等活动;探索图书馆“总分馆”模式,逐步实行分馆制;建立流动图书馆,在玉林城区和条件成熟的县(市、区)配备图书流动服务车;打造“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品牌,建立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实施城乡文化互动交融工程。组织经常性的农村文艺展演、民间艺术节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逐步解决群众看戏难、看书难等问题;建立对农村文化援助机制,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组织乡村特色文艺以展演、会演等方式多进城、常进城。

  实施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重大文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对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文物遗址、历史街区、村落和建筑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大力挽救、抢救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征集重要文物和保护民间文化艺术品种;建设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等。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培养扶持作家群,提升区域文学创作影响力;组织艺术创作人员精选富有玉林历史文化内涵特色的题材,创作和储备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大力促进文学艺术与影视传媒结合,加强对优秀文艺作品、品牌和优秀文艺家的宣传推介;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实现大型舞台艺术精品“零的突破”;用三至五年时间,创作一部反映玉林特色文化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精品。

  实施文化产业倍增提速工程。按“一区多园”的模式,加快规划建设玉林市文化产业集中区;按功能区分规划建设特色岭南文化产业园,建设玉林市文化产业搭载平台;扶持发展文化产业集中区、文化印刷工业园等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发展集聚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县(市、区)要研究规划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市(县、镇、村)。

  实施文化市场规范管理工程。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依法行政和办案执法水平;杜绝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重点加强对网吧经营非法网络游戏行为的监控;加大娱乐场所监管力度,坚决取缔无证照游艺娱乐场所,收缴带有赌博功能的游戏机;严厉打击买卖“六合彩”码报行为,切实加强对学校购买、使用教材和教辅读物情况的监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