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化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提及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活”起来,这里的“活”可以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也可以是镶嵌在历史遗迹里的故事。那么如何“活”就是我们当下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是我们致力于寻找的方向,我们的使命就是要让中华文明以独特的方式流传下去。
深化文化底蕴。随着十九大报告的提出,结合地方特色文化、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红色文化等内容来积淀文化振兴工作的开展。中华文化是经过了上下五千年的积淀,从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到新时代,我们所知的文明经历了多少的历史,埋下了多么厚重的文化底蕴。但它的文化底蕴总是深藏在了那一件一件的物件里,无法剥离出来。在2035年的远景目标中有提及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和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所以就得不断的对承载历史的一瓦一砖进行保护研究,但同时保护又不能脱离文物本身。只有对文物的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才能使中华的文化底蕴被人们所感知,让人们感受到深深的文化力量,深化切身体会其文化底蕴。
重塑文化保护道路。现今文物的保护工作存在着固定性,固定的保护模式和宣传方式等,没有达到真正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保护,也没有很好的融入现代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用创新方式的作用,重新塑造关于每个文化的新方式、新方法、新道路。例如北京故宫以媒体矩阵的方式进行宣传,这就是走出新的一步。在疫情防控要求下,我们可以改方式,改路子。例如可以利用全息投影、幻影成像、透明屏应用展示等技术开发虚拟VR体验,让游客不到实地也能提前感受到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文物的景象。在重塑文化保护道路时,我们要做到以根脉为基,传承精神,推动精神传承的和物质传承,更好的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还原历史脉络。我们触摸那些历史遗迹,可能会想起曾经的那一幕幕,有那么一些的生动,看到圆明园的遗迹我们会想起中国的“弱国无外交”。看到延安我们会想起革命先烈的热血,我们会想去追寻先人的步伐。我们脚印走过的地方都能描绘出一幅幅发展的图画。为了还原那人们口口相传的历史,就得从文化本身出发,以文化人,把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凸显出来,透过每一个线路,对每个历史时期的中华文明发展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有着清楚的认识。
认同中华文明是我们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而让中华文明“活起来”是当代中国人不可缺少的历史使命,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优秀中华文明,我们不能让其在我们这辈人手中磨灭。我们要通过深化、重塑、还原等方式把“根”培得更茁壮,把“魂”铸得更牢固,从而回答好时代给我们留下的课题,承担历史使命。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富川:“回答”时代课题,承担历史使命
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详细】
平果市宣讲团到卫生健康局开展“清风”廉洁教育主题宣讲会
7月25日,平果市“清风”廉洁教育主题宣讲会(市卫生健康局、市医疗保障局专场)在市卫生健康局召开,市卫健局和医保局班子成员、卫健局机关和医保局全体工作人员、市三家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纪委书记和党办主任、其他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党支部书记、平果光明单采血浆站党 【详细】
以自我革命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自我革命”凝练为百年大党成功的历史经验,这既揭示了我们党百年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和动力源泉,也昭示出我们党通过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坚定信心和坚毅决心。 【详细】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每个人穿衣服时都可能会扣错扣子,这是小事,可以重来。但是人生的扣子却是错不起的,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所以,我们要慎重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详细】
东兰公路养护中心与巴畴乡人民政府积极开展路域党建联建活动
东兰公路养护中心与巴畴乡人民政府积极开展“路域党建联建增活力,助推乡村振兴促发展”的党建联建共建共创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