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共山水一色
———桂林市创建文明卫生村纪实
新春伊始,小雨淅沥,绿树掩映的古板村显得格外静谧。
村委会主任张冬发迎过来,指着我们的皮鞋说:“你们现在能穿皮鞋进村了!以前像这种天气,赤脚进村都直打滑。”他说,以前下雨天,村民要在门口用木棍挑净鞋上的泥巴,才敢进屋。
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是广西桂林市创建的文明卫生村之一。桂林向来以“甲天下”的山水闻名于世,可是广大农村的脏、乱、差却与秀丽的山水形成了极大反差。
自2002年开始,桂林开始有步骤地展开文明卫生村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00多个村获得了“文明卫生村”称号。
这些达标的卫生村,全部达到市里统一确定的标准:村内公共场所无生活垃圾、无禽畜粪便、无生活污水、基本无苍蝇。整体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城市居民区环境卫生水平。
走进今日桂林农村,触目所及,村容整洁,景色宜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卷正从容运笔。
“咱是山沟里的城里人!”
提起以前进村的感受,市爱卫办的一位干部很有感触:“以前我们下农村有三怕。一怕雨天,道路泥泞,坑坑洼洼,走路像跳舞;二怕垃圾,房前屋后,蚊蝇扎堆,到处臭烘烘;三怕内急,两块木板坑上搭,晃晃悠悠,冷不丁粪水沾一身。”
桂林是农业大市,77%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38元,略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生活宽裕后,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成为农民的迫切要求。
变革因问题而起,创新从需求开始。桂林市提出几项具体目标———
道路硬化。“现在出门不怕摔跤了,闭着眼睛都敢出去串门!”临桂县五通镇沙角村50岁的老大妈乐呵呵地指着平坦笔直的水泥村道说。
垃圾集中处理。垃圾桶是每家每户的必备物。“如今,咱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垃圾用袋子装起来,扔到垃圾桶里。”灵川县木匠户村村民说。在达标卫生村,都有定时清扫制度,村民们每月每户出一元钱,请村里的困难户轮流“值班”。为了保持清洁,禽畜都有了专门的“集体宿舍”。
改水改厕。在兴安县新会村,一位阿婆拉着记者“参观”她家贴了瓷砖的室内厕所,满脸的自豪。旁边的一位大嫂也凑过来搭话:“前几天回娘家,那里还用着露天厕所,感觉真别扭,刚住了两天就赶快跑回来了。还是我们的厕所好,粪便还能用来做沼气,不浪费。”
如今的桂林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无论居室内还是公共场所,到处都整洁干净,到处都赏心悦目,村民得意地说:“咱是山沟里的城里人!”
点评:道路硬化、垃圾集中处理、改厕改气,文明卫生村建设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资金和积极性双盘活
创建文明卫生村,“粮草”须先行,资金从何而来?
桂林市提出了“四个一点”的做法:市财政拨一点,县部门扶持一点,乡镇出一点,群众筹一点。比如白沙镇,15个卫生村建设,总预算60余万元,其中村集体集资22万元,县直各责任单位帮扶近10万元,本级政府专项经费8万元,其余由挂点单位和政府垫资,保证了创卫工作顺利开展。
创建文明卫生村,群众热情是关键,积极性从何而来?
“有些地方政府年年扶贫,农村却依旧贫困,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剃头担子一头热’,只是简单‘输血’而未‘造血’,农民的积极性未真正调动起来。”市委副书记邓纯东说,“政府要引导而不包办,唯有群策群力,卫生村建设才能深入持久。”
积极性来自宣传发动。
“有些村民等、靠、要思想较重,目光不长远。”临桂镇田边村村支书谈起创卫中的困难深有感触,“那时,我和村干部挨家‘串门’跟村民唠;村干部带头拆除自家的猪舍粪棚;党员们义务投工为大家修沼气池……那些村民开始还观望,慢慢也跟着行动起来。等到卫生村建成了,他们都骄傲地说,没想到村子变那么靓,邻村的来了都舍不得走呢!”
积极性来自典型示范。
“头雁高飞,群雁随”。临桂县天华村的村民,到达标的卫生村参观了一趟,回来就眼馋了,不用动员就争抢着要求创建卫生村,每家每户都积极出钱出工。
积极性来自灵活自主。
“建卫生村,条件成熟的先上,不成熟的等成熟再上;条件好的按高标准建,较差的就按低标准建。”市爱卫办的李娜介绍说。灵活推进,量力而行,农民们有了建设“自主权”。
从“要我建”变成“我要建”,农民们铆足了劲。白沙镇立龙村村民为赶着修路,推掉了外面一天100元的打工佣金;一些在外地打工或做生意的“经济能人”主动回来投资垫资;许多村的村民自愿集资上万元;一些上岁数的老阿婆,也忙里忙外打下手。
点评:农村搞建设,难事有两样,一是缺钱花,二是缺人干。资金盘活了,积极性盘活了,难事自然变容易,建设自然顺利推进了。
有形的变化能看见,无形的变化更喜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明卫生村建设正悄然改变着桂林农村。
除了农村的卫生面貌、农民的生活方式焕然一新之外,创卫工作还推动了农村住房的改造、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的开展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恭城县2004年建设了60个融居住、生态环境、生态效益、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文明卫生村。国庆黄金周期间,该县仅一个95户人家的红岩村就迎来了10万游客,农民的腰包迅速鼓起来了。
可持续发展在农村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仅改用沼气一项,就受益不菲:粪便直接通到沼气池,保护了环境;用沼气照明,清洁又省电;用沼气煮饭,不用砍柴,保护了山林……
有形的变化能看见,无形的变化更喜人。
在兴安县大族堂村,记者看到一位阿婆手里攥着一把甘蔗渣,问她为什么不随手扔掉,阿婆说得很朴实:“村里那么干净,哪舍得弄脏呢!”
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关心公益、爱护环境的多了,不讲文明卫生的少了;求富思变的多了,赌钱打牌的少了;乐于助人的多了,打架扯皮的少了。
创卫成果斐然,创卫未有穷期。“桂林共有4万多个村,创卫工作触动的是沿袭了千百年的农村陋习,创建任务还十分艰巨。”邓纯东坚定地说,“但我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点评:创建文明卫生村,不仅发展了农村经济,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一些农民传统的环境卫生意识,带来了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这,或许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村容整洁”的本意所在。
《人民日报》 (2006年02月03日 第一版)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
6月7日—11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组织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2021年“情浓端午,粽香校园”端午节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主题队会、书画及手抄报比赛、包粽子比赛等。 通过活动 【详细】
2021年高考拉开帷幕
6月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高中,一名考生在教室前经过。当日是2021年高考第一天,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设立55个考场,1571名考生参加高考。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2021年 【详细】
广西融安加快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6月3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型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在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连日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通过设立新冠肺炎疫苗大型集中接种点,动员和发动市民尽快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为市民发放新冠肺炎预防知 【详细】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百色市人民医院开通“健康直通车”汽车站专线
3月8日,百色市人民医院与百色市城东客运中心之间“健康直通车”开通运行,这是继百色市人民医院到百色市火车站之间免费便民“健康直通车”开通后的又一便民举措。 当天,百色市人民医院 【详细】
广西河池: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青少年足球赛开赛
10月29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现场。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的运动员在激烈角逐。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ldq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