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城市医疗费居高不下,患者住院费用连年上涨,而在鹿寨县,推行仅一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程,不仅救活了濒临衰亡的乡镇卫生机构,而且还大幅降低了农村患者的医疗花消,人均住院费用下降了10个百分点。
1月12日上午9时,鹿寨县卫生局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下简称合管办)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来电问的几乎都是关于如何办理医药费报销及申请大病救助的。
“没办法,农民看病从来没有报销过,现在有了,他们有的还不敢相信。”合管办主任廖儒飞说,这些补助虽然不多,但对那些大病患者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获得补偿的农民非常感激。
与参合农民一样高兴的还有卫生主管部门:新农合的开展,撬动了多年停滞不前的农村医疗改革,大幅度降低了患者人均医药费,也救活了濒临衰亡的乡镇卫生机构。
“门槛”降了,农民看病不再难
1月12日,是鹿寨县平山镇的圩日。到该镇卫生院来看病的农民特别多,诊室及划价取药处,都排起了队。
卫生院院长戴富恒说,这种热闹现象是最近一年才出现的,过去近10年,乡镇卫生院的门诊量甚至不如一些个体诊所,有时一天也没几个患者。
平山镇是一个较为偏僻的乡镇,有4.5万人口。镇卫生院是当地农村最好的医疗单位,也是农民有病就诊的“第一站”,在这种偏远地区何以会“冷清”?戴富恒说,经过近年的调查发现,主要是农民就医得不到保障,加上医疗费不断上涨,他们中许多人有病也不肯进医院,而到一些普通诊所就诊或到药店买些药品使用。
去年,鹿寨作为广西15个新农合试点县开始启动工程,农民每年每人只要交纳10元钱,在定点医院看病就可以得到报销。他们可以在村卫生所就诊,也可以在乡镇卫生院、县医院住院,如果病情严重,在当地没有条件治疗,经合管办批准,还可以转往市、区级医疗单位救治。去年鹿寨获得医疗费报销的参合患者达8.9万多人,其中100多名癌症等重病患者,得到了大病救助。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农民有病不敢进医院的顾虑。
“更重要的是新农合促使整个农村医疗费用下降。”鹿寨县卫生局副局长廖耘介绍说,新农合开启之后,对患者的用药进行了严格规范,并且由合管办与县、乡定点医疗单位签定协议:参合患者的自费药品不得超过15%;免除挂号费;B超、拍片及生化检查,费用减免20%。与此同时,要求医生在为患者使用自费药品时,一定要履行书面告知手续,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新药、贵药的用途,并取得同意之后,才能使用。
这个看似简单的手续,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开支及药品滥用。去年12月,鹿寨县卫生局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显示:与2004年相比,新农合定点医疗单位的患者人均住院时间缩短了0.5天,人均住院费下降了10.64%。这是近10年来,在医药费持续上涨中,首次出现大幅度下降,令主管部门喜出望外。
引导就诊救活乡镇医院
患者平均费用下降了,患者及主管部门欣喜,医疗单位也获得了“意外收获”——由于打消了农民看病贵的顾虑,农村医疗单位的门诊量及住院率都明显上升。
平山镇政府工作人员小韦对此有深刻感受。2004年底鹿寨启动新农合时,他下村去动员农民参合,困难很大,许多农民根本不相信政府会为他们看病报销。可今年完全不一样了,尝到甜头的村民早早就主动打听什么时候缴参合费,积极了解新的参合政策。
开展新农合之后,许多农民患者的就医态度发生了转变,也救活了乡镇卫生院。戴富恒说,去年平山镇卫生院接诊的患者,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成为近10年来收益最好的一年。
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新农合的正确引导:参合患者在乡镇一级卫生院住院治疗,可获得50%的住院费报销;县级医院则是35%,目的是引导那些小病小痛的患者不再舍近求远去求医,以减轻大医院的接诊压力,也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这一引导性政策很快为农民所接受。鹿寨镇大村参合农民韦小妹说,过去她咳嗽感冒,去县医院诊治,每次都要三四十元钱。去年参合之后,她去镇卫生院看病,每次便宜一半左右。从那之后她才知道,不同级别的医院,收费标准是不一样的。
农民就诊方向的转变,给乡镇卫生院带来了活力。鹿寨县去年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及门诊人次,比2004年增长了16.57%,业务收入增长了13.09%。其中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及住院人次分别增长了16.17%及53.77%,业务收入增加了31.73%。
“第一站”竞争服务求生存
新农合开展之后,乡镇卫生院的患者多了,监督也多了,开始步入真正的竞争行列。
“首先是服务。”廖耘说,现在的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鹿寨县为了方便参合农民就诊,允许参合患者在县内可自主选择医疗单位,从而刺激各乡镇卫生院开动脑筋,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在竞争中,主动服务的活动明显多了起来,已经多年没有出现的“卫生流动宣传队”,去年又在一些乡村出现。他们背着药箱,带着简易检测仪器,走村串户,为村民义诊,宣传卫生知识,使农民的健康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平山镇卫生院还将这一做法当作改革的重头戏推出,除了每月的10个圩日所有医护人员留在卫生院接诊之外,其他时间,每周都要安排1—2个医疗小组,进村为村民宣传健康知识,同时也宣传他们医院。院长戴富恒说,这也算是卫生院自己开展的“民心工程”,让农民了解医院、相信医院,吸引更多患者。
在这种竞争之下,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环境也大大改善。去年以来,鹿寨县一半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重新装修,住院病房也粉刷一新,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也增强了。
医改期待破冰之举
新农合的推进,让农民减轻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农民仍然期待有更多的改善——整个医疗费用目前仍然偏高。
记者在鹿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一些重病患者的医疗费开支,都是上万元的。鹿寨县卫生局副局长廖耘说,现在农村流行这样一句话:“不病就是富裕。”去年该县获得大病救助的100多名重病患者中,最低的花费了1.5万余元,最高的达4.5万余元。而同时开展新农合的来宾市兴宾区大病患者中,医疗费最高的已超过10万元。农民收入非常有限,能够拿出上万元治病的家庭仍然很少。
参合患者的这些高开支,绝大部分都是在县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时发生的。鹿寨县目前获得大病救助的44名患者中,只有3名患者是在县内医院治疗的。特别是在市级及以上医院治疗的患者,自费药使用率也明显增多,其中一名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在一家区级医院治疗,总开支达4.5万余元,自费药竟达2.4万多元,远远超过了县内规定自费药15%的标准。
廖耘说她现在感到最为难的,就是无法监督县外医院对参合农民的用药——因为他们的“指令”只能在县内医疗机构发挥作用,在医院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况下,患者是非常被动的,医生开什么药,他们只好用什么药。有的医院不使用普通抗生素而专挑昂贵的用,加重了患者负担,也加重了政府负担。
廖耘认为,新农合只是政府减轻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利民工程”,凭现在的实力,还无法达到让农民看病不掏钱的水平。让参合农民所缴纳的10元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最现实的举措。但能否实现这个理想,关键在于全面降低医疗费,为患者合理检查、用药。现在城乡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相距甚远,许多农民的疾病还需要进入省、市级医疗机构诊治。如果城市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人均费用,也能像鹿寨的新农合定点医院一样,下降10个百分点,农民治病的负担将会得到更大幅度的减轻。
破冰之举有待于整个医疗改革的全面推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
6月7日—11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组织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2021年“情浓端午,粽香校园”端午节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主题队会、书画及手抄报比赛、包粽子比赛等。 通过活动 【详细】
2021年高考拉开帷幕
6月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高中,一名考生在教室前经过。当日是2021年高考第一天,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设立55个考场,1571名考生参加高考。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2021年 【详细】
广西融安加快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6月3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型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在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连日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通过设立新冠肺炎疫苗大型集中接种点,动员和发动市民尽快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为市民发放新冠肺炎预防知 【详细】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百色市人民医院开通“健康直通车”汽车站专线
3月8日,百色市人民医院与百色市城东客运中心之间“健康直通车”开通运行,这是继百色市人民医院到百色市火车站之间免费便民“健康直通车”开通后的又一便民举措。 当天,百色市人民医院 【详细】
广西河池: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青少年足球赛开赛
10月29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现场。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的运动员在激烈角逐。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ldq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