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0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周信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年初二,合浦县公馆镇活石江村祠堂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一个个学生在村民热烈的掌声中走上主席台背诵经典书籍中的篇章段落,然后领下奖品兴奋地走下台。这是活石江村奖学活动的一幕。该村自立的奖学活动自1982年起,每年大年初二如期举行,25年从未间断。

  25年的坚持

  穷则思变。知识是改变贫穷的根本途径,要发展就要抓教育。1982年,当时的活石江村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不大如人愿。为了振兴活石江村的文化,在村长沈春逢等乡贤的发动下,成立了由村委会直接领导的奖学会。据沈春逢介绍,活石江村的奖学活动是公馆镇创办最早也是坚持时间最久的。每年大年初一、初二拜祖时,由村长发动,广大村民踊跃参与,为奖学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在村委会及村里热心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奖学活动得以顺利地举行。

  每年捐献的奖学金全部用于学生。奖品主要有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现金等。根据不同年级所需,奖品也各有区别:小学主要奖励笔盒、练习本、铅笔和钢笔等;中学或大学大部分奖励“红包”,以资助生活费或路费。奖励多少主要根据当年捐资的多少再按每个年级人数的30%的比例颁发。另外,对于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或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将给予特别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文明的风尚

  “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今年春节,活石江村的祠堂门口赫然挂着一副经过装裱的对联。这是由一直关注这个奖学活动的沈春生先生专请人写的,也是活石江村人追求的文明风尚。

  上世纪50年代的活石江村读书人寥寥无几。如今,上小学的就有100多人,上中学大学的也不乏其人。近年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大学。现该村有700多人,虽然生活还不富裕,但是对于奖学活动村民乐此不疲,并把它当作每年春节的一大盛事来对待。村民说,钱虽然不多,但它浓缩了大家的爱和殷殷希望,对于农村孩子,也是一笔可贵的永久性的精神财富。

  去年共收到村民捐赠的1800多元,今年到大年初二已收到2100余元,捐款中多至200元少则5元。村长沈春逢说,收到的捐款额一年比一年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主要是缘于以前受过资助现已参加工作的乡亲不忘滴水之恩……或许这就是奖学会的后继价值所在。

  永远的传承

  25年风风雨雨,25年春华秋实。活石江村的奖学活动依然坚守着,也将继续坚持下去。它不仅为振兴该村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基础,也为其他村庄作出了表率。

  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团结、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奖学会也不断完善,今年,活石江村还在活动中增加了读经典书籍这一环节,把诵读经典的成绩作为奖学活动内容之一。力求在弘扬优良文化的同时创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阵地,并因势利导促其健康发展形成声势,走向富强和文明。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