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4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李立辉 黄初艺/文 何宏生/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那”文化民俗巡游。

 

  

  授牌仪式。

 

  一座城市因文化而有内涵,文化浓郁的城市常让人敬仰和向往。6月20日,在“中国那文化之乡、中国嘹啰山歌之乡、中国八音文化之乡”命名授牌仪式上,隆安县被授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中国那文化之乡”称号。“中国那文化之乡”这块沉甸甸的牌匾,积淀着千年文化,散发出浓郁芳香,正成为隆安县一张新的国家级名片。

  1

  “那”古老遗存见证稻作文明

  走在隆安县城里,我们常常遇到许多以“那”字命名的地名:那桐、那门、那元、那重……这些带有“那”的名字,令人好奇,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带‘那’的地名,这个‘那’是什么意思”原来,“那”在壮语中即“稻田”之意,作为壮族稻作文化发祥地之一的隆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那”文化资源,具有丰富多彩的“那”文化遗存,与稻作文化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见证着隆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

  在“那”文化圈中,隆安县是“那”地名最密集的地区。全县含有“那”“纳”地名的自然村屯共138个,被收入张声震主编的《广西壮语地名选集》有17个。有学者认为,“那”(田)是伴随着稻作农业的生产而出现的,是稻作文明的产物和标志。而以“那”命名的一个个地名,则是把这一标志变成一个个活化石。“那”字地名的出现,是与稻作农业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是稻作文明出现的历史印记,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壮族稻作农业文化的本来面目。

  近年来,隆安县境内相继出土了大石铲、牙章、遗骨等古文物,比较典型的遗址有大龙潭遗址、谷红岭遗址等。据《文物》杂志1978年第9期刊载的“桂南出土石铲地点统计表”,文中列有大石铲出土的地点共60处,当中仅隆安县就占了15处,占总数的25%。大石铲的大量出现,表明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及耕作技术的进步。这也表明,在隆安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使用大石铲的居民已过着相对长久的定居生活,开启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稻作农业。

  在隆安县境内,还发现中国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原产地在该县的野生稻被列入优异品种的达33种,表明隆安是广西普通野生稻多样性的中心。同时,隆安有很多风俗习惯与水稻息息相关。多个地方的人生礼仪如满月礼、婚礼、寿礼、葬礼等,都与稻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流传已久的节日都与水稻有关,有的是为种植水稻的农具而举行,有的是为祭祀稻神而举行,有的是为祭奠帮助人类渡过种稻难关的异类而举行,有的则是为祈雨种稻而举行。比较著名的节日有那桐“四月八”农具节、乔建“六月六”芒那节等。隆安壮族崇拜多神,很多信仰习俗都与稻作农耕文化有密切关系,最为典型的是蟾蜍崇拜、鸟崇拜和蛇崇拜等。

  “隆安有着其他地方少见的稻作文化厚度,是壮族乃至中国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展示点,是个大亮点。”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梁庭望如是说。

  2

  “那”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发展

  稻草龙舞、巡游赐福、钻关脱难、稻神祭、百家宴……今年城厢镇的“稻神祭”民俗庆典活动日,一批具有浓郁隆安“那”文化特色的表演,让人们领略了隆安县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据悉,“稻神祭”是隆安县传承了6000多年的传统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隆安县和广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遗产已于2010年5月被自治区和南宁市列为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把城厢镇江滨路的关帝大王庙定为“稻神祭”传承基地。

  近年来,隆安县始终把“那”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作为文化强县的重要内容来抓,引导办好每年的那桐“四月八”农具节、城厢“稻神祭”节、乔建“芒那节”、雁江传统龙舟比赛等民俗传统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区内外的专家和游客,还整合资源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那桐“四月八”农具节为龙头,带动各个乡镇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建立了以乡镇级为保护小组领导机制,组织指导各乡镇传统节日的开展,还给各乡镇传统节日打造文化品牌制定时间表,争取每年都能打造出一个文化品牌,5年内把全县具有传统节日基础的乡镇办成传统节日文化乡镇,打造民间传统节日文化品牌,促进隆安非物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

  同时,该县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其成为隆安最灿烂的文化符号,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民间艺术资源,扶持本土文化团体发展,精心策划组织大型节庆、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载体,通过组织本土艺术家进行创作、编排文艺节目,选用本地演员进行演出,确保原汁原味的“那”风情,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基层文化活力。2012年,该县出版了第一本本土作家散文集——《那之韵》,以散文的形式对“那”文化进行大量宣传。该县还创作了《隆安四月八》等本土歌曲,编排了《那之韵》《娅王赐福》《那地娅》等十几个本土歌舞节目。这些歌舞节目在各种场合演出,有的还参加比赛并获奖。

  3

  “那”民族品牌催生“文化之乡”

  近年来,隆安县在开展培植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工作中,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引导,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进入佳境,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拓宽渠道,也为成功申报“中国那文化之乡”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县积极组织宣传、文化等部门不断加大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申报和保护工作力度,通过逐级申报进入保护名录、“以演促保”(在民间表演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演出)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各级和相关部门通过切实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整理发掘出来,犹如浮出水面的睡莲,分外引人注目。该县已对收集到的非遗线索1180条资料进行精心整理,并做好资料照档,建立电子文档信息库和汇编等各项工作。目前,已有“那桐农具节”“红良壮族打铁技艺”“稻神祭”“壮族九莲灯”“壮族亥日”等5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尤其是“那桐农具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县还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201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那”文化旅游节,数千名境外游客、近万名国内游客相聚在“那”文化绽放的地方,感受着“那”山“那”水“那”人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化旅游节向外界展现隆安壮族古老的稻作文化,宣传独特的“那”品牌和“那”文化。2013年,该县又积极申报“中国那文化之乡”工作,专门成立相关工作小组,落实专项申报经费,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评审组专家通过听取专题汇报,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认为隆安“那”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节日习俗、手工艺、农具的生产、饮食、民间文艺,外延广泛,内涵深厚,对于稻作文化来说非常有代表性,一致同意授予隆安县“中国那文化之乡”称号。今后,隆安县将以成功申报“中国那文化之乡”为契机,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努力做大做强 “那”文化产业,以文化大繁荣促进经济大发展。

  从大石铲、野生稻,到贝丘墓、石桅杆;从“稻神祭”“麒麟舞”,到“农具节”“芒那节”;从榜山文塔、惠迪公祠,到孔明井、九门桥……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隆安风景“那”边独好的文化资源。随着“那”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那”文化品牌已逐渐形成,隆安“那”之都散发出的“那”味记忆,历久弥香,已深深牵引撼动着越来越多的人,“那”的魅力正在蔓延开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