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乔晓莹 通讯员 黄光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一种“草根”力量,承担着劳动者、居民、公民与政府和社会的联系和纽带的功能,起着社会稳定器和缓冲器的作用。近年来,我区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积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维护公共利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经济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广西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宏如是说。近年来,我区为更好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在管理体制上展开了一系列创新与探索,成效日益凸显。截至目前,在全区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有15094个,其中,社会团体1013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923个,基金会41个,社会组织固定资产规模达到了683亿元,年总收352亿元,总支出292亿元,吸纳就业人员近10万人。}

  1 破解登记难题 给更多民间力量“合法身份”

  “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无法登记,没法成立一个有正式身份的组织。”几年来,澳大利亚华侨吕贻标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困难群体、困难学生、困难家庭,把爱心献给社会,但是他一直想成立一个合法机构,让自己的慈善行为常态化。

  得知我区正在探索以直接登记为核心的社会组织登记新模式,2013年5月,通过正常程序,经自治区民政厅依法批准,广西吕贻标爱心基金会正式成立,并成为广西目前注册资金最多的爱心基金会,注资1000万元,主要开展修建校舍食堂、资助困难学生读书等捐助项目。

  “按照以前的要求,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即到自治区民政厅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必须先找到一家主管单位并接受其管理,再到自治区民间组织管理局登记注册,并接受其管理。这样就给很多社会组织设置了‘门槛’。”刘宏坦言,自从探索直接登记、备案管理、下放登记管理权限等方面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以来,行业协会、商会和科技类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类别的社会组织都可以在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他介绍说,像广西吕贻标爱心基金会这样的社会组织,已经有52家在全区各级民政部门完成了直接登记。

  据了解,我区还顺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区民主自治的需要,从方便准入的原则出台改革政策,积极推行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双轨制,通过降低门槛、简化手续,登记和备案等方式,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服务“三农”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基层老年协会;为了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把异地商会、非公墓基金会登记管理权限下放到县一级民政部门,方便社会组织的登记。

  2 探索社会评估 为民间组织进行资质认定

  “2012年,我们在参与社会组织评估中,不断规范商会的管理,帮助商会在能力建设提升了一大步。”5A社会组织——广西福建总商会的秘书长陈福庆告诉记者,商会获评为5A后,让全体会员倍增荣誉感,对商会的工作更加支持,也比以前更加注重自身的合法、规范经营。

  另一家同样获得5A的社会组织——广西医学会则在2013年以来,获得了自治区科协的不少扶持,促进了该组织的业务开展和良性发展。

  “开展社会组织评估是对社会组织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大突破,也是社会组织管理的一项创新举措;社会组织参加评估,可以对照评估标准发现自身不足,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通过评估,推出一批3A级、4A级直至5A级社会组织,使公众对社会组织运行状况加深了解,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和影响力。”刘宏表示。

  我区从2011年底开始启动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探索建立行业协会评估制度、评估指标体系以及第三方评估机制,2012年底,就有77家社会组织被自治区民政厅授牌3A级或以上的社会组织。

  2013年以来,对象涵盖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学术性社团、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四类社会组织的新一轮社会组织评估启动,截至目前对58多家参评社会组织作出了初评意见。据了解,民办非企业单在2013年首次被列为参评对象,此举极大地调动了这类单位参与社会组织评估的积极性。

  我区还将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与建立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基本名录库结合起来,通过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公平、公正、公开地评出社会组织等级,以此为依据,为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基本名录库推荐优秀良好的社会组织。

  3 突破 “一业一会” 让行业协会间有竞争

  “虽然我们也是汽车类的行业协会,但是侧重在服务从事汽车用品这块的企业。”已经成立了5年的广西汽车用品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与目前存在的如广西汽车行业协会等,在业务开展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同。

  “过去,一个行业成立一个协会已经成为惯例,让各行业协会、商会处于垄断地位,没有竞争压力。我们探索突破‘一业一会’的限制,允许同行业申请成立登记同类型的行业协会,并在名称上进行明确区分。同时,放宽设立标准,打破行业协会现行设立标准的限制,允许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标准设立行业协会;允许按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方式和服务类型设立行业协会,这样就能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刘宏对记者说。

  在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广西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办法》中,也对实行“一业多会”作出了相应规定。即行业协会可以按照国家现行行业分类标准设立,或者按照产品类型、经营方式、经营环节及服务类型设立,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标准或者按照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方式、服务类型设立。

  刘宏还表示,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时,也可以进行多家比较;协会与协会之间有了竞争,自然也就能促进它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4 建设创新示范区 形成点到面带动效应

  在南宁市青秀区和桂林市秀峰区,当地民政部门都在对照创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的要求,从发展环境、服务管理、能力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着手,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

  “我们城区积极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现在已经建成一个民办学前教育服务基地、一个民办小学教育服务基地和一个居家养老培训服务基地。”秀峰区民政局局长徐小平对记者说,这些孵化基地是根据目前该城区已有的社会组织类型来设立的。

  青秀区则在树立社会组织品牌的工作上打功夫,如仙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秀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青秀区津头社区老年人协会等都是该城区响当当的社会组织品牌。

  如今,不管是在秀峰区还是在青秀区,民政部门都积极服务社会组织,努力发挥这些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服务作用,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目前,我区正在以开展创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活动为契机,示范带动全局,推进全区的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工作。全区社会组织正在迅速发展,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记者快评

  推动社会组织释放更多正能量

  虽然说,社会组织就像“草根”一样,但是,其发挥出政府管理“减肥剂”、社会融合“黏合剂”和社会矛盾“稀释剂”的作用,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社会组织既不具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那种强制性管理力度,也不似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能隐含的巨大的经济发展机会和风险。它体现出的通达性使之更接近政府,而它的“草根”性使它更接近市场,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它天然地成为协调政府和市场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发出了一个信号,即在未来的社会治理方面,我们将更加依赖社会力量,更多优秀的社会组织将会涌现并担当重任,“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

  近年来,我区注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大胆开展了一系列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有力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大批规范、成熟的社会组织成长起来,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