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2日 来源:百色新闻网 作者:韦文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日,中国文联命名田东县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田东是广西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份。田东县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文艺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在长期的传承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民族、多品种、互融合、共发展的地域特色。近年来,田东县委、县政府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不歇的精神动力。

  田东民间戏曲主要有壮剧、邕剧、粤剧、师公戏、彩调剧等5个古老剧种和壮族民间说唱艺术“唐皇”。山歌有嘹歌、排歌、侬歌、蔗园山歌、瑶族山歌等,是田东流传最久、最广、最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文艺形式。节庆歌圩文化也丰富,有每年举办的田东县芒果文化节(芒果文化活动月)、思林仰岩嘹歌节、朔良百灵歌圩、义圩七里彩调文化节、那拔歌圩、祥周岭南商旅福神文化节、平马龙舟文化节、作登瑶族达努节、江城牛魂节、印茶侬歌节、林逢唐皇文化节等。沿袭举办的歌圩有姆娘洞歌圩、祥周歌圩、义圩歌圩等。瑶族舞乐艺术主要有瑶族金锣舞、瑶族唢呐,民间手工艺有壮绣、瑶族服饰等。这些民族民间文艺成为承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教育的坚实载体,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交流。

  田东县把民族民间文艺保护、传承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3000万元用于群众文化软硬件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积极实施“乡乡有节庆”文化大餐工程,每个城镇、每个行政村均开展迎新春系列文体活动。在中小学开展艺体教育,成立校园文艺团队,如田东职业学校的唢呐艺术团、梅林小学金锣舞艺术团、林逢小学唐皇合唱队等,传承民间文艺。将作登瑶族金锣舞、那拔排歌申报为国家级保护名录,将师公戏、唐皇申报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先后命名14人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建立义圩福旺彩调、思林广养嘹歌、林逢唐皇传承基地、四平师公戏传承基地、仑圩邕戏传承基地、梅林瑶族金锣舞传承基地等8个各具特色的民间文艺传承基地。1996年获“中国芒果之乡”称号后,坚持举办芒果文化活动月(芒果文化节),打响芒果文化品牌。

  田东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民间文艺激活正能量。社会和民间自筹办节、自力办团、自觉组队的事迹和佳话层出不穷,如大诺村、江城村、新建村等等,每年春节自筹经费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广大群众在文化活动中接受现代文明,自觉移风易俗,遵纪守法。比如师公戏传承基地中平村,违法犯罪发生率很低,多次获评为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此外,民间文艺活动还是化解矛盾纠纷、密切干群关系的利器。如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前几年因山林纠纷,群众经常上访。该县把该屯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在该屯举办龙舟文化节,日常开展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慢慢地,干群关系融洽了,邻里关系和睦了。

  由于政府与群众联袂发力,田东民间文艺进一步发展繁荣。目前,登记在册的民间文艺团队有103支,获自治区级歌王4人,各类民间艺术在世传承人14人。近五年来,民间文艺精品不断涌现,荣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19项。比如,那恒龙舟队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第二届中国龙舟文化节”(中国龙舟艺术展演赛)金奖,瑶族歌舞《金锣舞》、《瑶依朵》在全国瑶族一歌一舞征集比赛中分别荣获银奖、优秀奖,红土地艺术团《千姿百色》舞蹈获“全国首届知青公益汇演大赛”复赛资格,师公戏《八娘过渡》入围第五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全国复赛,仑圩恒乐社文艺队获“广西优秀村屯文艺队”,作登瑶族金锣舞、那拔排歌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推动民族民间文艺不断发展,打造文化品牌,如今,田东县绘就新蓝图:成立民间艺术群众文艺团队行业协会,完善对民间艺术的培训体制;建立文学、音乐、舞蹈、民间曲艺、戏曲、山歌6个创作基地,打造各具特色文艺团队,实施村村有舞台建设项目,保证每个村有一个活动场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