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覃伟立 通讯员 刘俊谊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4月14日下午,雷婕从柳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大舞台上走下来,歇了一口气。当日,升级版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十二个世居民族)正在排练。雷婕是这个精品剧目的舞蹈演员,已经在这个剧目中演了12年。

  12年,对一个演员来说殊为不易。而对一部由市级编排的舞台剧来说,其间所经历的风雨,所收获的辉煌,正是柳州文化趋于繁荣的明证。

  “柳州是一个工业城市,但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因为一个城市真正让人民留下记忆或激励人民的是文化这种软实力。经济发展了,不应成为文化的‘沙漠’。柳州未来将更加重视和支持文化发展,愿做文化发展的‘试验田’。”4月15日,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会见全国著名导演、《八桂大歌》总导演张继钢时,再次表明了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心。

  一部剧打开柳州文化视野

  今年元旦期间,升级版《八桂大歌》(十二个世居民族)在柳州连演3场,场场观众爆满,获得成功。3月17日、18日,该剧再度上演。

  2003年4月,《八桂大歌》(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成功首演。2004年,该剧获得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和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三大荣誉,填补了广西舞台艺术历史空白。

  12年在国内外整剧演出703场,平均每周一场,超越了国家优秀保留剧目的场次纪录,成为广西继《刘三姐》之后又一全国文化知名品牌。

  《八桂大歌》之所以长演不衰,张继钢归纳为“用人民的语言塑造人民的形象,用人民的歌声礼赞人民的生活”,因此“人民给予了最大的支持”。编导之一的杨世萍说得更具体:“画面具有冲击力,音乐富有感染力,这是《八桂大歌》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部剧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女儿今年虽然只有3岁,可市民彭麟雅已带她去看过几遍《八桂大歌》了。彭麟雅说,《八桂大歌》给孩子打开一扇瞭望艺术的窗口。受此影响,每当有儿童剧、世界名剧、音乐会等演出,小家伙都嚷着要去看。

  《八桂大歌》的成功,打开了柳州的文化视野。柳州市文化局局长李丽珍说,从2011年开始,柳州就以市文化艺术中心为阵地,坚持政府导向、高雅时尚、低价惠民原则,实施了“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惠民项目。3年时间,引进中外优秀剧目152台、演出168场,是20多年来引进剧目总和的10倍以上,也是全区引进剧目最多的城市。如今,市民只需花费30元至50元,就能欣赏到在国家大剧院1000多元才能看到的精品大剧和中外经典演出。

  足不出柳州,就可欣赏到中外精彩的艺术表演,柳州人为此深感自豪。

  李丽珍说,柳州每年都精心策划、组织和筹办一系列大规模、高档次、有影响的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大餐”。2011年以来,柳州构建了四大文化惠民舞台:以精品舞台剧目演出和专业艺术培训为主的文化艺术中心;以戏曲演出为主的东门戏台;以群众文化演出为主的刘三姐大舞台;以主题类活动为主的水上大舞台。

  在此基础上,打造出了“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周末音乐大讲堂”、“刘三姐大舞台周周演”、“东门戏台周末看大戏”、“水上大舞台天天演”五个品牌惠民活动。其中,除文化艺术中心的活动收取少量费用外,其他活动全部免费,受惠百姓达300余万人次。

  而这些,仅仅是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的部分内容。

  精品剧目产业化需要市场推手

  循着《八桂大歌》走过的足迹,不难发现,一部优秀的舞台剧目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外,也离不开市场的运作。

  2006年至2007年,《八桂大歌》在柳州市歌舞团、柳工集团、全国会堂工作研讨会、西部演出联盟的共同运作下,在全国18个省(区)巡演了40场,实现了“夺大奖,占市场,走出去,打得响”的目标。

  回忆起这次大规模的全国巡演,主要运作者之一、宁夏银川人民会堂副总经理哈春说道,一部市级的剧目,虽然在广西广为人知,但其他地方观众是否认可要进行全国巡演,难度可想而知。哈春这样评价道:“一部好的剧目,如果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没有观众,就会沦为‘压箱底’之物。《八桂大歌》开创了市级院团剧目全国巡演的先河,是一次极为成功的文化市场运作。”他认为,《八桂大歌》之所以成功,一是该剧曾获过全国大奖,二是导演具有全国知名度,三是品牌企业的参与。

  在全国巡演准备之时,主办方与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西部演出联盟等达成演出协议,铺平了巡演之路。考虑到演出成本问题,主办方邀请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赞助资金180万元,实现了文化与企业的联姻。可是要进行全国巡演这180万元远远不够,成功的背后,总有数不清的艰辛。哈春说起一件往事时,仍感悲愤。有一次与安徽的演出团体商定后,120多名演职人员、3辆大货车设备风尘仆仆赶过去。可一到那里,那个演出团体“失踪”了,撂下一大帮人马伫立在一个陌生城市的街头。

  每一次演出场地都按时间收费,耽误的时间越长,演出成本越高。柳州市艺术剧院副院长彭荣青说,为了节省时间,剧团一到目的地,立即装台、调试、走台,原来需要3天完成的工作,剧团只用6个小时。

  2006年至2007年的全国巡演,《八桂大歌》创下了多项“全国第一”:第一个进行全国大规模、大范围巡回商演的国家舞台精品剧目;第一个登上全国会堂(剧院)院线进行规模化运作的舞台艺术作品;第一个由企业赞助冠名在全国巡演的国家精品舞台剧;第一个巡演收益如此之高的舞台精品;广西舞台艺术史上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一次全国性剧目巡演……

  “《八桂大歌》的成功巡演,表明艺术与市场可以做到有效结合,此举为艺术精品如何走向市场做出了有益尝试,也为精品剧目的产业化运作、集团式联营以及院团的改革提供了借鉴。”柳州市艺术剧院院长刘康说,现在,柳州市演艺集团与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西部演出联盟、中国北方剧院联盟达成协议,《八桂大歌》准备在全国再次巡演。

  “我期待着新一轮全国巡演,不仅因为这是升级版,而是我已深深融入到这个剧目之中,每次演出都有新的激情。”作为少数跟随《八桂大歌》12年的演员,雷婕仍在刻苦地排练着,额头上冒出微微细汗。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