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住母校 三“打工仔”南宁募捐
马山县那料小学将撤并,数百师生要到几公里外的小学上学
三名在南宁的那料村“打工仔”发出倡议,希望募集到50万元新建母校
昨日,500多名那料村老乡和各届人士捐款22万余元
为那料小学募捐的爱心人士排成长队。
今年9月,在南宁打工的三位“韦先生”,得知远在马山县家乡的那料小学将结束86年的历史使命,数百名师生要到几公里外的东良小学上学后,向社会发起了“凑够50万,另建新母校”的倡议。12月21日,500多名来自那料村的老乡及社会各界人士捐款22万余元。募捐方称,在筹款50万元后就停止募捐。
太小太旧 “86岁”小学将撤并
韦卫宇、韦卫建、韦宝三,这三名来自马山县乔利乡那料村的“打工仔”,来南宁打拼已十几年。今年9月,他们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明年秋季开始,有86年历史的那料小学,因校园面积太小、教学楼已成危房等原因,将并入隔壁村的东料小学。
那料小学校长黄华卫向南国早报记者介绍,现在的那料小学占地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其中一栋老旧教学楼就占去了一半面积,再算上教职工宿舍、厨房、卫生间等,活动场地不足300平方米。那料村党支书韦宝护说:“平均下来,每名学生连一平方米的活动面积都没有。除了校园中间几米宽的过道,都没有最起码的活动场所。”最麻烦的是,如今的那料小学已被公路、民宅团团包围,没有了扩建空间。
韦卫宇、韦卫建是堂兄弟,也谈起那料小学的“小”。“读小学的时候,全校只有一个篮球,但没有篮球场。学校旁边有条河,我们的体育课,就是把球扔到河对岸,然后全班人一窝蜂绕道过桥去捡球。一来一回40分钟,一堂课就结束了。”说到此,韦卫宇和韦卫建相视而笑。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马山县]四季金银花开出致富路
走进马山百龙滩镇南新村,百亩四季金银花花蕾已竞相冒出,空气里也开始弥漫着淡淡清香。“现在,花苗长势良好,预计下个月中旬,成片的金银花就将绽放,整个村屯也将被满溢的花香包围。”南新村党支书蓝海龙乐滋滋地说。 【详细】
马山县乔利乡东仁屯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
近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马山县乔利乡东仁屯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这是马山县建县以来惟一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的村屯。 【详细】
[马山县]保护生态 600万元绿化村屯
“等这些树壮大成荫后,我们村会漂亮很多。”3月5日,马山县加方乡花衣村中朝屯梁正和边挑水淋树苗边告诉记者,这些天护理刚栽下去不久的树苗,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了。 【详细】
马山乔利乡:外出务工青年解囊建设家乡
“韦玉新捐2000元、林常宁捐400元、韦爱芬捐200元……”2月10日,马山县乔利乡外出务工青年以“传递正能量·共建生态村”迎春文艺晚会之契机,纷纷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支持“生态乡村”建设。 【详细】
[马山县]小都百综合示范村春节见闻: 好山好水好“收成”
“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白墙灰瓦错落有致,水车小桥倒影河中……让人恍如置身于江南小镇。”2月23日大年初五,慕名到马山县小都百综合示范村的防城港游客小陈感慨,真是不虚此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