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合唱团在演唱山歌。
核心提示
“颠罗颠罗哪,天上朵朵云,地上座座山,坡间河连河,坡间河连江,这是南盘江。江岸是我家,象仙山仙阁,江边是我家,象仙景仙阁……”每当华灯初上,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综合文化站就响起悠扬的“颠罗颠罗那”壮族歌声。如今,该镇通过“民族文化活党建,支部建设兴文化”的做法,让古老的山歌焕发活力。
1 传承:古老山歌焕活力
新州社区居住的绝大多数乡亲都是从革步乡移民搬迁出来,她们的“颠罗颠罗那”壮族歌会习俗源远流长。每年的歌会以对唱“颠罗颠罗那”山歌为主要活动,壮族群众兴致浓时几天几夜不停唱。2009年,新州镇就紧紧依托新兴社区这一优秀民间传统壮族文化,在综合文化站在周围开辟了6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建起了对歌台、配备了音响、灯光等设施,成立了壮族山歌新州传习基地。从此,“颠罗颠罗那”古老山歌的保护传承焕发生机。
有了阵地,唱歌、传歌的乡亲们也就有了“组织”。基地成立后,本地和周边的人们闻讯纷纷前来交流山歌。同年,隆林壮族“颠罗颠罗那”合唱团顺势成立。之后,作为传承民间壮族文化的领军人物罗素带着合唱团,深入民间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把壮族人民的智慧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展示并加以保护和传承弘扬。他们创作了《桃花开放等你来》《壮家山村很美丽》《哥耙田来妹插秧》《我家住在南盘江》《哎哟 亲爱的朋友》等一批有关辛勤劳动、丰收成果的优秀文艺作品,将隆林壮族文化精髓唱响流传。如今,“颠罗颠罗那”合唱团成员已发展到86人,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5岁。2010年,隆林壮族歌会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罗素成为隆林壮族歌会习俗代表传承人之一。
为了促进隆林壮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州镇文化站于2011年5月又新组建了“盘江村姑”组合。从此,“颠罗颠罗那”合唱团和“盘江村姑”组合时常到周边县区进行展演和切磋交流,并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类山歌赛事活动,“颠罗颠罗那”的山歌调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
2 升级:山歌文化助党建
新州镇党委书记陶世清介绍说,为更好地传承、发扬壮族民间文化,新州镇综合文化站先后于2012年4月、9月成立了隆林壮族民间文化学会、隆林壮族民间文化学会党支部,并推行“支部+学会+表演队”的模式,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类山歌文化下乡、山歌培训、山歌进校园等活动,“颠罗颠罗那”合唱团和“盘江村姑”组合成为参与这些活动的重要表演和师资力量。
为进一步拓展保护和传承隆林壮族歌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渠道,该站还注重把壮族民族民间艺人培养成党员,把有文艺特长的党员培养成文艺宣传队骨干,通过组建壮族文艺宣传队,把党的政策法规、党建知识编排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好听易记的壮话版山歌、快板、小品等,并利用三月三、春节等节庆活动和群众聚会的机会深入村屯宣传。如学会会员梁智精自编自演了壮话快板:“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才解放,农民得翻身……现在人民更温馨,中国更稳定,清除了腐败,纠正了歪风……”,群众听后拍手叫好。
此外,新州镇文化站积极发挥学会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把少数民族村寨中威望高的寨老、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年轻优秀民间艺人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共同唱响民族团结和谐之歌。如二胡领军人新州镇新兴社区的韦福国;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山歌传承人罗朝贵。如今,隆林壮族民间文化学会有会员57人,其中学会理事11人。支部党员有17人,党员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壮族各类民间文化带头人;党支部下设演唱、二胡、快板、舞蹈、八音等5个党小组。截至目前,该学会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8人。
3 标杆:文化党建双丰收
“民族文化活党建,支部建设兴文化”。如今,新州镇的这一做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已成为该县的标杆。
罗素等一批隆林壮族歌会习俗传承人在传承好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向外界宣传和推荐隆林独具特色的壮族文化文艺精品,并屡创佳绩。
2011年5月至10月组织的“盘江村姑”组合,在南宁大地飞歌民歌大赛中进入“十强”;2012年“颠罗颠罗那合唱团”成员李玉芬在“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大赛中进入广西十强和全国51强,被媒体称为百色版的“苏珊大妈”;2012年组织的“盘江水声”组合参加自治区文化厅和自治区民委举办的“畅享民歌”比赛中荣获优秀奖;2013年5月罗素、卢朝丹、罗翠仙、罗争艳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争奇斗艳2013年“蒙藏维回朝彝壮”冠军歌手争霸赛壮族专场中荣获第3名;2014年新州山歌传承基地“颠罗颠罗那”合唱团50名歌手参加广西基层文艺会演获优秀奖;2015年春节期间在“壮学会”举办的首届“壮族千人八音坐唱”活动中,唱响区内外。
为推广新州镇综合文化站的经验做法,该县在“民族团结携手先锋行”党建工程中,成立了苗、彝、仡佬、汉4个“党支部+学会”类型党组织,着力推进特色文化与党建工作相互融合,以文化活党建,充分发挥文化在丰富党建形式、密切党群关系方面的能动作用;以党建兴文化,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自觉担当起挖掘、保护民间文化的责任,从而实现文化建设与基层党建的良性互动。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隆林岩茶乡着力打造三个千万级产业
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岩茶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促农增收这一主要目标,结合该乡实际,充分挖掘经济发展潜力、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整合资源,利用得天独厚的河流资源和气候条件,着力打造清水鸭、山茶油、烤烟等三个千万级产业。 【详细】
隆林着力打造“隆林黄牛”品牌 产值超10个亿
去年11月,隆林黄牛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鉴评,地理标志地域范围位于全县16个乡镇,地域面积3552.96平方公里,年饲养量5.7万余头,产值达10亿多元。隆林黄牛地理标志的成功鉴评,对保护和丰富隆林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促进黄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及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 【详细】
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水洞村种桑养蚕基地见闻
“我们镇的水洞村距县城8公里,辖8个自然屯共12个村民小组,居住有壮、苗族共293户1312人。在2012年底之前,村民仅靠种玉米为生,常年在贫穷与温饱之间徘徊,曾被戏称为‘鸡无毛,狗无种’的穷村。让村民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仅用一、二年时间,村里靠种桑养蚕,走上了脱 【详细】
隆林规上工业经济总量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围绕经济工作部署,保存量、抓增量,多措并举,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实现大幅提升。一季度,该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累计完成工业产值66048.3万元,同比增长53.86%,增速列全市12个县区第四。 【详细】
隆林新型城镇化工作扎实推进
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将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作为经济转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主抓手和强引擎,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特色、宜居城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