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 来源:来宾日报 作者:蓝海慧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这《老昂的心愿》太精彩了,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看到这么精彩的小品,这小品很贴近现实生活,很中我们的心意,老了就是期盼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呀。”近日,忻城县北更乡的群众何爱云带着儿子、儿媳一起观看该乡开展“我们的价值观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的文化大展演晚会,对交波屯表演的小品《老昂的心愿》啧啧称赞。

  今年5月份以来,该县文化馆组织全县12个乡镇陆续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为乡村草根文艺队搭建舞台,让“泥腿子”演员们展露绝活,为当地老百姓带去欢乐。截至目前,该县一共开展文艺演出达30多场,400多个文艺节目,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和谐社会喜事多,红渡变成新窝窝。70岁公公打电脑,80岁婆婆扭秧歌。党的政策实在好,一岁(年)比一岁(年)发财。”这是近日在红渡镇的文艺展演中最精彩的节目表演《壮话演讲》,红河之星文艺队51岁的樊英萍用壮话来演讲,诙谐幽默,表达“党的领导好群众走上致富路”的主题,赢得在场一千多名观众的阵阵掌声。

  “太专业了,和电视上演得一样。”很多群众这样评价。“能在家门口看到这种水平的演出,真开心。”10月16日晚,古蓬镇凌头村周安屯的舞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当晚由周安屯和莫房屯文艺队带来16个形式多样的节目。演出中,现场观众伴着音乐节拍鼓掌,现场气氛热烈。村民樊敏忠说,演出最大的特点是“贴近老百姓”。他说:“老百姓就看老百姓的节目,农村晚会的节目很实在,老百姓能听得懂、看得懂,这就是好节目。”

  据了解,近年来,忻城县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在建舞台、送演出的过程中,注重结合该县的土司文化和群众的喜闻乐见,让观众喜于接受、乐于接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该县建成136个村屯级公共服务中心,配备有公共服务楼、篮球场、戏台等公共文化设施,今年该县申报1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全县12个乡镇还分别配备了价值10万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舞台灯光、音响、乐器等文艺演出设备,满足农民自演、自娱、自乐的需要。

  “我们一方面积极送文化下基层,普及群众文化,让老百姓主动参与锻炼、娱乐,另一方面加强文化创作,创造优秀的文艺作品,把土乡土色的土司文化推广出去。”该县文化馆馆长谢芳萍介绍说,该县通过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组建了130多支农民演出队,鼓励农民自编自演反映农村新变化、倡导文明新风等内容的文艺作品,以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品、山歌等形式表现,实现“一支文艺队伍带活一个村”。据悉,今年上半年,该县送文化下乡培训达36期,培训人员达600人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