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昭平县昭平镇龙潭村六伏瑶族移民新村,来自仙回瑶族乡茅坪村、文竹镇七冲村、富罗镇等地农村的业余文艺队队员自编自导的原生态歌舞连番登场,赢得阵阵掌声。
近年来,昭平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级文化阵地,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积极实施“年月日”文体活动工程,形成县级重大文体活动年年办,社区、乡镇大中型特色文化活动月月有,广场文化活动周周乐,基层文化服务活动天天有的格局。该县通过搭群众舞台、育群众演员、办群众活动这“三部曲”,进一步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搭群众舞台:建设接地气的活动场所
“花儿舞起来,杨柳舞起来,我们和天空一起舞起来……”一个个轻盈的身姿,跟着节奏,舞动起来。当夜幕降临时,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昭平县走马镇庇江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几十位村民踏着轻快的步伐,跳起了广场舞。
她们不是专业的舞蹈者,而是居住在农村的业余舞蹈爱好者。在山城昭平,像这样由群众自发组织的舞蹈队有80余支,每天傍晚在县城的大小广场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地方随处可见。
走马镇庇江村村委何主任说:“自从村里有了自己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组建了村民文艺队,村民们闲暇时有的跳舞,有的在农家书屋看书,再也看不到‘赌博麻将一桌桌’的现象了。”
繁荣城乡文化,搭建“舞台”是基础。昭平县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建成67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配备有公共服务楼、篮球场、戏台等公共文化设施。全县12个乡镇分别配备了10万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舞台灯光、音响、乐器等文艺演出设备,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自演、自娱、自乐的需要。
育群众演员:组建有特色的群众演出队
在仙回瑶族乡大中村,有一支长期活跃在乡村的农民文艺队,队员都是农民。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淳朴自然,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据大中村文艺队队长周泉介绍,大中村文艺队成立于1979年,最初仅有8名队员,目前文艺队有队员28名,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5岁。
“现在文艺队演出机会很多,不光是附近村寨主动和我们联系,县里的各种文艺下乡活动也请我们参加,我们被当地百姓称为‘文艺轻骑’。”大中村文艺队副队长周琼英激动地说。
该县采取专业文艺团体帮扶民间文艺团体、团体帮扶个体、骨干帮扶会员的链条式帮扶模式,帮助农村建立起一支“不走”的文艺人才队伍。通过加强对民间文化人才的培训,昭平县整合了各乡镇和行政村的文艺团体,组建了60多支群众演出队,(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鼓励群众演出队自编自演反映城乡新变化、倡导文明新风等内容的文艺作品,以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品、山歌等形式表演,实现了“一支文艺队伍带活一个村”。
办群众活动:打造群众性文化品牌
昭平县以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县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把文化的“种子”植入乡村大地,同时鼓励引导基层文艺队把家乡的文艺“特色菜”拿到县城来与城里人共同分享,既激发了基层群众参加文化建设的热情,满足他们的表演欲望,又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繁荣。
昭平县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文化艺术节期间,在县城文化广场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是人头攒动。节目有原生态山歌比赛、木偶戏表演、蝴蝶舞和桂剧演出等,吸引全县近60支草根文艺队为山城群众倾情表演,农民为城里人带来了一场场原汁原味的文化视听盛宴。
该县坚持“送文化下乡和邀乡村演出队进城”的双向文化交流互动模式,使广大市民群众欣赏到各地各具特色的文艺节目和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近年推出的“欢乐桂江”广场文艺周周演活动,现已成为当地一块响当当的文化品牌。目前,全县共举办了“欢乐桂江”广场周周演110多场,村村演350场,观看演出人数超过40万人(次)。“欢乐桂江”广场文艺周周演这一舞台,给乡土文艺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现的平台,搭建了城乡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昭平县富罗镇:老党员喜领党员产业合作社“分红”
成立于2015年7月的昭平县富罗镇党员产业合作社由优秀创业党员代表组成,合作社拥有百香果、无公害蔬菜、辣椒等基地100多亩,合作社所得利润主要用于帮助扶持本镇农村老党员、贫困学生等。成立至今,已为全镇58名50年党龄以上的老党员发放合作社“分红”40100元。 【详细】
昭平:产业扶贫助农家女增收致富
近年来,昭平县在扶贫开发中注重发挥农家妇女的作用,依靠产业引导和资金扶持,促进广大农家妇女创业增收。目前,全县建立茶叶、油茶、烟叶、食用菌、中草药、特色养殖等基地超过30万亩,发展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30余个,使近5万名农家妇女依靠产业扶贫实现增收致富。 【详细】
昭平:出口创汇促就业
昭平县金海乐器公司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引入数控生产机床、全自动喷涂流水生产线等,生产的吉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能力,每年可生产10万多只吉他,其产品畅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解决当地60余位村民就业。 【详细】
昭平:“稻耳轮作”增效益
昭平县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稻耳轮作”生产模式,即上半年种水稻,下半年栽培黑木耳,黑木耳产出完毕后,翻犁木耳场地,用废弃的菌料作水稻基肥。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仙回、北陀、凤凰等乡镇发展示范基地近千亩,实现了 【详细】
贺州市正式启动昭平县老乡家园扶贫移民搬迁项目
12月7日上午,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全区集中启动建设一批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启动仪式主会场设在南宁市上林县,我市分会场设在昭平县黄姚镇。在我市分会场举行的是贺州市昭平县老乡家园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宏武参加启动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