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1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韦如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罗城讯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把振兴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措施来抓,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打造民族教育品牌,创建广西教育强县”目标,认真实施教育提升六大重点工程,力促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罗城认真组织实施一、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到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城区第二幼儿园和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建乡镇中心幼儿园9所,增设农村附属幼儿园98所,形成了以县保育院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全县学前教育发展格局。统筹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食堂建设”等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以上,新建义务教育学校食堂150个,建筑面积23340平方米;新建教师周转房780套,面积24400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一大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此外,还利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仪器图书改造计划建设”项目资金,为初中学校全部装备了电子白板教室,为乡镇中心小学装备了158套先进多媒体教室和20套云计算机教室,为村级完小全部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使得区际、校际办学条件差异不断缩小。2015年,该县在园幼儿12463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63.96%,比2010年提高了13.76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0.8%,比2010年提高了30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在校生达4774人,比2010年多60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1.32%,比2010年提高了1.17百分点。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韦代福是该县乔善乡古城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工作36年来,一直坚守在偏远山区教学第一线。2010年初,韦代福被广西医科大学确诊为鼻咽癌,医院建议其治疗调养1年以上。在接受半年治疗后,韦代福不顾学校领导、同事及亲友的劝阻,坚持出院回校上课。学校多次提出安排老师接替他的工作,劝他好好休息养病,但都被他用“学校老师紧缺”“学生们熟悉我的课”“没关系,吃点药就好了”等话语婉拒了。2015年9月,韦代福成为《好人365》封面人物。一位网友在评论韦代福的事迹时说:“好教师韦代福用无悔的人生、朴实的大爱、完美的行动擦亮了中国好教师、教育时代先锋的名片。”

  韦代福仅仅是罗城无数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灵魂工程师”的一位代表。近年来,罗城加大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力度,2015年,新招聘教师219名(其中,中小学教师191人、特岗教师28人),缓解乡村教师队伍人员紧缺问题。在增加教师数量的同时,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素质。2015年,该县派出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区培计划”“新教材培训”及市县级各类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累计参训达4000人次。教师素质的提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15年高考,该县一本上线110人,有38位考生考取“985”工程院校,其中有2人被北京大学录取。

  落实惠民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事业的重中之重,而爱心助学是这项事业里最温暖的阳光。近年来,该县认真落实好教育惠民政策,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资助全覆盖体系。2015年,累计发放学前幼儿入园补助资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等教育惠民资金4200多万元,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贫困学生实施帮扶。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韦如代)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