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4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韦如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罗城讯 2015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投入19亿元民生资金,着力解决群众最期盼、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仫佬山乡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罗城是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越是贫困,越要改善民生!”“财政再困难,也要保障民生,用‘小财政’保障‘大民生’!”这是该县领导形成的共识。

  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困难群众生活保障难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民有所思,政有所应,民有所盼,政有所为。2015年,该县财政民生支出1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6%。

  为了解决农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问题,该县积极实施通村、通屯道路建设,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去年,新建通村水泥路5条39.7公里,建成屯级道路86条132公里,20户以上自然屯通水泥路率近80%。投资3416.2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7处,解决3.0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为解决上学难问题,去年,该县实施总投资5300万元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等五大基础项目,完成投资3100万元,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认真落实教育惠民各项政策,2015年累计发放学前幼儿入园补助资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等教育惠民资金4200多万元,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目前,该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3.96%、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0.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1.32%。

  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该县在全区、全市首创村医培养模式,选取已在农村安家落户、有志从医的优秀青年,由政府负责费用委托河池市卫生院校进行专业培训3年以上,毕业后按协议回原籍的村级卫生室工作,充实村医队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疗服务。同时,积极引导和发动群众参加新农合,并为全县农村五保户、城乡低保户共52583人等代交新农合,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9.6%,群众得到新农合补偿14700多万元。

  为让群众住有所居,该县积极实施安居保障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5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67套,建成矿区棚户区改造住房和廉租房1592套,分配入住1187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2户172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200户。

  为解决群众就业难问题,该县积极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专项服务,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职业介绍服务、职业指导服务、职业培训服务。2015年,该县城镇新增就业160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762人次。

  该县还采取城乡低保、临时救助、“三无”人员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等措施,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2015年累计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978万元。

  (韦如代)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