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讯 “宜州自古以来就是岭南的文化重镇,得中原风气之先,文化底蕴深厚。授予宜州市‘中华诗词之乡’称号,实至名归。”近日,中华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著名国画家黄小甜专程到宜州授匾。
宜州历史悠久,拥有2100多年历史,诗词底蕴深厚。是历代州、郡、府、路治所和专区驻地,也是显要名流、迁客骚人任职、考察、羁旅之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对、挥毫泼墨。据不完全统计,从宋至清,宜州诗词的著作就有16部;目前,收集整理的清代诗词、民国诗词就有5千余首。同时,该市还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刘三姐歌谣文化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为诗词创作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的宜州保护并传承了中华诗词传统文化,吟诗赋词成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常态,诗词创作潜移默化地根植到宜州人的心底。该市诗词爱好者自发地成立了宜州诗词协会,并在16个乡镇都成立了分会,会员达1000多人,极大地影响了当地众多市民,形成了爱诗、诵诗、写诗的浓厚氛围,为扩大诗词的社会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宜州于2012年启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宜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诗词文化建设,并以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为抓手,着力推动宜州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该市将诗词学会的活动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充分利用山歌诗词创作的浓厚氛围,在全市范围引导组建山歌诗词组织,诗词创作队伍不断壮大,诗词创作成果丰硕。 (杨叶成)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宜州强力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建设
去年以来,宜州市抢抓机遇,创新扶贫机制,将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向贫困村屯倾斜,强力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建设共同发展。 【详细】
宜州:畅谈中药材发展 助力精准脱贫
3月11日,天峨县召开中药材项目发展座谈会,畅谈中药材发展项目,探讨产业扶贫新路子。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士军主持座谈会。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黄云峰参加座谈。 【详细】
宜州首座微生物菌净化水质处理站建成
改善和巩固农村的饮水质量,是摆在当前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的一项重大任务。宜州市依靠科技手段,积极探索改善农村受污染生活用水的治理良策,并与广西碧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合作,运用微生物菌自然净化水质技术,成功建成首座环保节能的小型农村生活饮用水处理站——安马 【详细】
宜州市领导到乡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当前,宜州市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全面铺开。连日来,宜州市四家班子领导纷纷到各乡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打基础、开好头。 【详细】
宜州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宜州市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总体思路,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该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76亿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