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2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李志飞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昭平讯 近年来,昭平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以社会风尚、市民素质、城市文化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加快建设“长生福地,美丽昭平”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该县以迎接全国文明县城复查和创建自治区县级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文明和谐与生态同行等活动。去年,该县县城和地税局分别蝉联全国文明县城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该县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先后挖掘了荣登“中国好人榜”的陈瑞修夫妇、坚守山村小学近三十载带病上课的李秀平老师、好干部叶燕杯、参加“9·3”大阅兵的瑶乡女村支书李春枚、贺州市唯一入选全国千名优秀农民工黄韶羡等一批基层先进典型。

  为了满足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该县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去年举办“欢乐桂江”广场文艺演出周周演和“送戏下乡”村村演60场;放映各类影片780多场;举办书画展览3场;举办篮球赛、气排球赛、羽毛球赛等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共15场。

  该县引导基层群众以现实生活为源泉,积极创作反映时代主旋律的文艺作品。歌曲《神采界塘》、小品《女儿呀,你快回来吧》分别获得自治区第十七届“八桂群星奖”二等奖、优秀奖,器乐演奏《花儿与少年》获全区第四届基层群众文艺汇演三等奖,《昭平瑶歌对唱》被列为市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志飞)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