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7日 来源:百色市人民医院宣传科 作者:农胜德 米儒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急危重症。随着精准医学理念的发展,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因其简单、安全、快速、损伤小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多。准确而安全的穿刺是保证疗效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但是临床上因为CT定位误差、术者操作偏差、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均可引起穿刺方向、距离等出现偏移,很有可能导致穿刺失败。

  百色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在李忠华博士的带领下,1月24日引进3D打印技术并应用到神经外科临床辅助穿刺治疗脑出血,标志着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在微创治疗脑出血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在广西区内是开展此项技术的第二家,桂西地区第一家。截止3月30日,已成功开展了3D打印技术在脑深部出血的精准穿刺治疗51例,手术效果良好,赢得了患者的点赞。

  “3D打印技术是当今最热门的生物医学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影像技术(CT、MRI等)资料的辅助,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出待构建体的三维结构,然后用相应的材料逐层创建出实体,具有高精度、构建速度快,可实现按需制造等优势及个性化、精准化、远程化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医学领域的应用。”据百色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主任李忠华博士介绍,利用3D打印机打印导板辅助微创血肿穿刺,不仅精准、安全,而且局麻下就可以进行手术,降低了全麻手术风险,大大节省了手术费用。

  3D打印技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1.影像资料的获取

  患者行颅脑CT检查,采集高分辨率薄层CT扫描数据。一般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层厚1mm,重建层厚0.5mm,层间距0.1mm。将原始CT图像以DICOM(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格式保存以后,再刻录导出至DVD光盘中。

  2.术前准备

  (1)高配置台式机电脑、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3D打印设计软件等。

  (2)医用颅脑外科电钻及钻头,无菌手术器械包,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无菌敷料包及洞巾,无菌手术衣及手套、缝线,一次性脑室外引流器,记号笔等。

  (3)患者准备:监测并控制血压,行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心功能、电解质、血糖等化验,心电图,术前禁食,剃头等。

  3.颅脑CT数据的自动导入

  利用Mimics 17.0软件的自动导入DICOM格式的二维图像资料的模块,对资料的完整性检测完毕之后,将DICOM格式的颅脑CT扫描数据导入计算机系统中的Mimics 17.0软件中,进行无损压缩及序列检测,并设定好颅脑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各个方向,确定颅脑图像的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进而完成颅脑数据的自动导入。

  4.设计颅内血肿的穿刺通道

  颅内血肿的穿刺通道的设计,首先根据之前三维重建的头部模型确定好穿刺点,然后根据之前三维重建的颅内血肿模型,精确计算穿刺通道的长度和方向,穿刺通道注意避开外侧裂及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颞部穿刺点应避开颞部重要血管及功能区,穿刺通道应避开外侧裂、大脑中动脉等重要结构。

  案例分享一

  林先生,61岁,因被发现意识改变5小时余入院

  入院查体:浅昏迷,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6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Ф2.0mm,光反射迟钝。肌力检查无法配合,刺痛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肢体肌力2级。颅脑CT示1、右侧外囊脑出血并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2.左侧放射冠、左侧外囊、左侧丘脑及左侧颞叶多发软化灶。

  入院诊断:右侧外囊脑出血并破入脑室。

  入院后排除手术禁忌症,行3D导板下经额部微创血肿穿刺,术后复查CT如图,引流管位置满意。7天后复查颅脑CT血肿完全吸收,患者自行睁眼,能听懂旁人言语及简单交流,左侧肢体肌力恢复到1级、右侧3级。

  案例分享二

  许先生,53岁,突发意识不清6小时入院

  入院查体:神志深昏迷,对光、声刺激无反应,GCS评分6分(E1V1M4),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迟钝,刺痛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

  入院诊断:左侧颞叶、基底节区急性脑出血

  入院后排除手术禁忌症,行3D导板下经颞部双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复查CT如图,引流管位置满意。4天后复查颅脑CT血肿完全吸收,患者神志清醒,自行睁眼,能遵嘱动作,右侧肢体肌力恢复到2级、左侧4级。

  案例分享三

  陈先生,66岁,因突发神志不清,伴呕吐6小时

  入院查体:神志深昏迷,CGS评分5分(E1V1M3)。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0mm,对光反射迟钝。气管插管留置,四肢肌张力稍增高,四肢肌力因病人不配合无法检查。

  入院诊断:脑干出血并破入脑室

  行3D导板下经后颅窝脑干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复查CT如图,引流管位置合理。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