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伴随着各单位《公务接待用餐管理规定》的制定实施,遏制了公款消费,促使不少餐饮店开始转型。 记者桂晨 实习生白鑫玲 摄
▲伴随着“八项规定”自上而下层层落实,餐桌上的“光盘行动”随处可见。图为11月10日中午,在中心广场附近某餐馆拍摄到的8人用餐后的镜头。 记者桂晨 实习生白鑫玲 摄
▲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如今,不少基层公务员表示,大家都会自觉杜绝公车私用等公私不分的现象发生。图为中午休息时间的湖滨机关大院,归位停放的公车。记者桂晨 实习生白鑫玲 摄
“八项规定”实施后,“文山会海”少了,精简的会议多了。 (资料图片)
新闻背景:
上月中旬,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在针对狠刹奢靡之风方面,共约谈了95个单位,通报16起违纪行为,问责处理155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4人。
讲话中指出,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党的作风建设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一种新常态。在新常态面前,那些法不责众的心态、蒙混过关的想法、打擦边球的侥幸,再难有滋长空间。
当“四菜一汤”不再是新闻,当“光盘行动”蔚然成风,当禁令指向月饼、贺卡、会所,当用制度的笼子遏制“舌尖上的腐败”、管住“车轮上的铺张”……“八项规定”不仅成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引子”,也带动了群众监督与自觉改变。贯彻实施了近两年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到底给我市市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近日,记者再次聚焦“八项规定”实施后身边呈现出的新常态。
【常态一】 务实版工作餐
9月份以来,因为工作原因,在卫生系统工作的小秦不时要在外用工作餐。“现在的工作餐,特别简单高效。”小秦说,平时8个人的就餐严格控制在200元以内。10月下旬的一天,记者在小秦和同事们用餐的位于市中心的那家饮店看到了他们的午餐:八棱瓜炒肉片、香菇焖鸡、虎皮青椒、素炒青菜等,大家就饭吃菜,相当务实。
据该餐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单位的工作餐都会安排到一楼的快餐厅解决,内容简单,没有酒水,基本上都是“光盘”。
近日,记者下乡时也体会到了这种简单的工作餐。记者来到平乐县某乡镇采访,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只见乡里的工作人员都来到食堂里,几盆菜摆在桌子上,大家分别拿着一个碗舀好饭,从每个盆里夹点菜就吃了起来。此外,还有一桌是接待的饭菜,说是接待其实菜也很简单,就是一个鸭子火锅,外加一盘酸菜和一盘青菜,加上陪坐的,一起有五六个人用餐。食堂的阿姨告诉记者,这餐接待费在100元左右,没有酒水和饮料。
该乡镇的主要领导介绍,自从“八项规定”实施以来,镇里的接待基本都是在食堂了,而且有严格的规定和接待标准,比如不能上一些高档的菜、不能喝高档酒,不能上烟,而且规定中午绝对不能喝酒,大家都非常遵守。他说,自从“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乡镇里的接待少了百分之三十以上。
“少了接待少喝酒,大家工作起来也轻松了。”记者走访中发现,很多乡镇都有类似的声音,他们都表示,特别是喝酒的问题,因为中国的酒文化浓厚,没有出台“八项规定”以前,喝酒应酬难以避免,喝多了还影响工作。现在好了,能不喝酒尽量不喝,即使喝也是意思一下,绝对不敢喝多,劝酒、醉酒的情况基本没有了。
也是在10月,在市某事业单位办公室工作的小廖把单位拟定的《公务接待用餐管理规定》、《大院车辆出入停放管理规定》等公布在单位网站上。“之前‘八项规定’虽然没有形成文件制度,但是都是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这次更是成文了。”小廖是单位新晋员工,刚参加工作的她最怕的就是喝酒应酬,然而她几乎没有经历,这让她感到很幸运。
“以前最怕的就是下班之后,领导发话‘晚上没什么安排吧’,我就紧张,因为这意味着要出去应酬了。”小李参加工作至今五年,前几年他常常因为应酬而发愁。这两年随着“八项规定”得到严格执行,如今,觥筹交错的应酬已销声匿迹。
正是由于公款消费的“火”降了,促使不少商家也开始转型,最为明显的就是餐饮业。据了解,由于“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公款吃喝大为减少。“未来我们的出路只能是‘向下看’,推出更多物美价廉、适合百姓群体的产品。”某连锁餐饮集团的负责人说,也正因为迎合了新的形势,他们的餐馆这两年一直都很受消费者认可。
【常态二】 明晰公私界限
“以前需要开着公车县乡或市县两头跑,开会学习忙不迭。公车使用在制度上也常常容易出现漏洞。”在临桂工作的小陈告诉记者。
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公务员表示“八项规定”让他们更清晰地界定区分公与私。“公事公办,用车也是这样。”在灌阳某局工作的小雷告诉记者“要是忙自己的事,断不会再开公家的车外出,会有纪委的人进行督察的。”目前,小雷打算购置一辆车。“以前可能会有公车私用,但现在大家都说,用自己的车才顺手。”小雷说,今后的公车改革,从制度上进行优化,更加贴近实际,他对此充满期待。
近日,平乐县同安镇小苏告诉记者,自从“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大家都不能随便用公车,她跟老公都在乡镇工作,他们的住房在县城,从县城到乡镇有几十公里。而且现在乡镇的领导一般要求住乡镇,到了周末才能回家。所以一到周末,他们就要考虑坐谁的车或者坐班车来回,非常不方便。前段时间,她终于和老公下决心按揭订购了一辆10多万的车,每个月要供几千块钱,虽然经济上有点压力,但开自己的车心里觉得踏实。
据雁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落实“八项规定”,区里的干部职工就餐和公务接待一律安排在政府食堂,也正是这项制度推行,接待开支缩减近一半,不仅减轻了单位企业的行政成本和负担,更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好评。
据了解,在乡镇这样的改变也比比皆是,职工食堂、廉政食堂让公务接待不再繁琐,节省了财政开支,也转变了工作作风,预防了餐桌腐败。
结合整顿“四风”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针对“文山会海”、公款吃喝送礼、乱发奖金补贴、超标配备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等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我市相关单位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了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这着实也让一些领导干部心头一紧。“整肃清风,此前可能减少了不少福利,大家也会怨声载道。”在我市某央企的习先生表示,节前,由于不少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的福利缩水甚至取消,一些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受到不小影响。“但是,伴随着隐性福利的不断剥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在厘清了界限之后,真正的福利一定会有的。”
【常态三】 “文山会海”少了
在社区工作的小阳以前常为应接不暇的会议评比头痛。他告诉记者:“以往几乎天天有会,三天两头往上头跑,到社区和群众家里的时间根本没多少。现在会少了,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群众交流,为百姓办事。”在某局抽调出来的小肖说:“以前检查考评通常是上级各部门轮流进行,基层干部很大精力要花在作汇报、陪同检查等方面。现在的检查不一样了,各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集中一次检查,集中汇报一次,检查后不安排就餐,我们轻松了很多。”
而在乡镇,大家也表示会议确实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一左右。一位在乡镇工作十多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会议经常开不完,有时一天好几个会议,什么计生的、民政的、清洁工作的等等,开得多的时候一天除了会议根本干不了工作。为了精简会议,又不让上面的工作落空,现在很多乡镇都采取“多会一开”的方法,也就是几项工作结合在一起开,这样一来节约了大家的时间,又不让上面的会议精神落空,大家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带着会议精神去解决实际问题。
“如今,空谈的会议明显减少,大家有更多时间花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上。”在永福县某乡镇担任组织委员的小黄说。
【常态四】 过节“清廉”风吹
在荔浦工作的老杨工作已经十个年头了,他介绍,“八项规定”带来的改变让他自己也意想不到。县里反复对照中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整治和纠正公款送礼、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豪华铺张办会等3个文件,全面规范公款吃喝、杜绝奢侈浪费行为。
每逢节假日,从中央到地方均三令五申狠刹歪风,密集出台禁令,已经成为震慑官场腐败的“高压线”。从“光盘行动”渐入人心,到高端餐饮转型平民化,再到高端月饼、粽子遇冷,老百姓拍手称快,“清廉过节”正成为当下中国官场的新常态。
“清明、五一、七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还会重点整治。”老杨说,之前全县查处5个人,涉及在公务活动中赠送、接受礼品、礼金,公款大吃大喝、参与高消费等。老杨说,如今这些禁令是一条条看得见摸得着的“高压线”,谁也不敢去碰。
记者走访一些乡镇了解到,现在公款送礼的少了。一位搞水果批发生意的老板告诉记者,他种植的水果品质不错,不少人都喜欢到他家里买水果送礼。现在乡镇干部有时也到他那里买水果给朋友,不过都是自己掏钱,而且价格上跟一般的人买没什么区别。而前几年都是乡镇政府大批量采购,钱也不是一次结清。他说,现在这样大家都轻松了。记者了解到,以前一些乡镇的确存在一些领导买东西时喜欢先欠着钱,要人经常追账。而现在领导不打“白条”了,自己想吃或买给朋友时直接付现金,每次买的量也不多,属于正常的买卖。
在我市某中等职业学校担任司机的老莫告诉记者,以前常常要送领导去饭局应酬,一番觥筹交错之后,请客的一方还会送土特产或者其他礼品。“现在,极少有应酬,办完事便各回各家,就事论事,不再夹杂其他东西,这样遏制了腐败滋生,我们当司机的也轻松了不少。”老莫说起这两年的改变,深有感慨。
相关链接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随后,中央又颁布了“六项禁令”,包括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禁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严禁超标准接待,严禁组织和参与赌博活动,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阵新风。
2013年5月,中纪委下发《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清退专项活动的通知》,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工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
2013年9月3日,中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要求坚决刹住用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并公布电话欢迎广大群众参与监督、举报。
2013年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首次明确公务接待陪餐人数等内容。就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规定。
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了车改的四大任务: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合理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妥善安置司勤人员、规范处置公务用车。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田林县]主动适应新常态 促发展环境优化
连日来,田林县四家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该县的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工地,查进度、听意见、询良策、话发展,现场为企业及重点项目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是该县主动适应新常态,促发展环境优化的一个 【详细】
柳州市: 适应新常态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以打造法治工商为目标,实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全公开;实施企业年报公示制度,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试点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巩固和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果…… 【详细】
柳州市改革发展行稳致远 新常态下倾力打造经济升级版
“项目的推进,关键在于落实,重点在于项目落地。在经济新常态下,在激烈竞争中,时不我待,必须加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必须抓住重点,确保项目尽快落地。”2月28日,我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会发出新的指令。迈着经济持续发展的坚实步伐,一个个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城市 【详细】
陈 武: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加快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全力构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快速发展,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2014年,广西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民生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十二五”收官之年,广西又将如何结合实 【详细】
[隆安县]顺应新常态 县域经济扬帆再起航
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获自治区授牌、龙虎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布泉河稻田景观入选“2014年中国美丽田园”、定典屯综合示范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详细】